堅持跑步之後,我把中年病都跑丟了
更新于:2025-03-26 01:15:21

01

有人說:中年,是人生旅途的沼澤地。

因為這個年齡段,身體開始走下坡路,器官開始衰老,各種問題頻發。

如今人到中年的我深以為然。

對我來說,首先是血壓出現了問題。

有一次寫完文章,起身時感覺天旋地轉,緩了很久才緩過來。

起初我並沒有當回事,可後來這種狀況偶有發生。

到醫院去體檢,發現血壓到了臨界值,距離高血壓就一步之遙。

其次就是這兩年,圖文媒體逐漸式微,而公司各項支出越來越多,我開始失眠,有時整宿都睡不著覺。

在一次聚會中,酒酣耳熱之際,我向朋友們訴說了自己近些年來的困擾。

其中,一位熱愛運動的朋友建議我嘗試跑步。

聽從朋友建議,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晚上在家附近的公園開始跑步。

一開始進展並不順利,才跑了幾百米我就氣喘吁吁,雙腿打顫。

可想起體檢報告上那些異常的指標,我狠下心,咬咬牙,逼自己堅持下去。

從1公里,到3公里,到5公里……就這樣我一點點堅持了下來。

堅持跑步半年後,我的身體和心理也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每天晚上跑完步,回家洗個熱水澡,躺在床上很快就能入睡,失眠不治而愈。

到醫院去體檢,驚喜地發現血壓也回歸到了正常值。

看著身體一點點的變化,我開始相信一句話:

“跑步絕對是一項回報率高且永遠不會後悔的投資,當你愛上跑步,健康也會愛上你。”

人一跨進中年這個階段,失眠、焦慮、肥胖、抑鬱等問題就源源不斷地出現。

我給大家的建議就是,去跑步吧,哪怕跑5分鐘、10分鐘,也比坐著、躺著更接近健康。

對中年人來說,跑步就是給自己最好的救贖。

02

威斯康星大學精神病學家約翰·格雷斯特,做過一項實驗。

他隨機選擇了28位抑鬱症病人,並將他們分成了三組。

一組做慢跑鍛煉,一組做短期精神療法,一組進行不限時間的長期精神治療。

三周過後,前兩組的病人差不多都康復了,而進行長期精神療法的病人卻絲毫沒有變化。

格雷斯特總結道:

“在消除憂鬱症方面,跑步不僅可以和短期精神療法媲美,而且比不限時間的長期精神療法更有效。”

後來,他繼續跟蹤這批患者,發現大多數痊癒后的病人,仍然在堅持跑步。

毫不誇張地說,跑步可以治癒身心,讓一個人變得樂觀。

世界著名斯諾克球手奧沙利文曾經是一位中度抑鬱症患者。

2012年,奧沙利文無法承受比賽帶來的壓力,丟下球杆過起了隱退生活。

這時,運動心理學教授史蒂夫·彼得斯指點他開始跑步。

愛上跑步的奧沙利文精神狀態越來越好,最終戰勝了抑鬱,還重回賽場,拿下了2013年世錦賽冠軍。

他稱:跑步,就是我的神葯。

無獨有偶,《奧森日記》中也記錄了物理學教授曹林用跑步治療抑鬱的過程。

40歲的時候,曹林對包括生命在內的任何事情都失去了興趣。

“即便是親人的親情,即便是追求奮鬥了幾十年的科研事業,也都感覺淡漠。”

也是在朋友的建議下,曹林開始了跑步。不管電閃雷鳴、風雪嚴寒,他從未停止過跑步。

神奇的是,在堅持跑步之後,他的抑鬱症慢慢消失了。

一位知名外科醫生說過:開刀是為了治癒,而跑步是無須動刀的治癒。

中年以後,當你精神低迷、抑鬱焦慮的時候,不妨邁開腿去跑一跑。

當所有的雜念揮發成汗水,負面情緒被治癒,人生自然能迎來轉機。

生活本來沉悶,但跑起來就有風。

03

看過兩項國際權威數據。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指出,跑步的人心臟病死亡率比不跑步的人低31%。

《英國運動醫學雜誌》對23.2萬跑步者進行了長達5.5~35年的追蹤調查後發現:

跑步能改善人精神狀態,提高人的免疫力,減少生病次數。還能有效降低心臟病、腦中風等急性疾病,降低13種癌症10%以上的發病率。

人到中年,跑步,是維持健康成本最低的方式。

2007年,時年34歲的央視主持人朱迅查出甲狀腺癌。

幸運的是,手術十分成功。

後來,在醫生的建議下,朱迅開始了跑步,這一跑就是17年。

17年來,她的癌症一直沒有復發過,她總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足夠的運動。

在北京的一次長跑活動現場,朱迅對在場的跑步者說:

“跑步的好處真的很多,甚至能替代很多藥物。如今,我站在大家面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有人說,運動才是最好的保健品。

而運動中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跑步。

跑步會帶來身體和精神的雙豐收,讓你在一次次揮汗如雨中,變得越來越強健。 

雲南大學教授汪小金分享說,四五十歲的時候,他忙於評職稱,工作壓力很大。

他的健康情況每況愈下,被各種病痛折磨,後來暈倒在了講臺上。

住院治療半個月,出院以後,他痛定思痛,決定通過跑步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

當時,他每周跑1—2次,每次跑5公里,就這樣跑了一年多,身體很多疾病都不葯而愈了。

作家周嶺說:時常運動的人,體內生態系統猶如一汪清泉,而久坐不動的人,體內生態系統則更像是一潭死水。

人到中年,身體已有了歲月的痕跡,時常疾病纏身,步履沉重。

規律的跑步,可以讓你抵抗歲月的壓力和疾病的困擾。

跑步,換來的是健康,積累的是資本。

04

跑步的過程,是修鍊的過程,也是治愈的過程。

知道了跑步的好處后,如何讓自己行動起來,開始跑步呢?

《人民日報》分享的五個跑步要點,推薦給大家:

1. 選擇適合的跑鞋和場地。

跑步之前,挑選一雙材質柔韌,鞋底軟硬適中的跑鞋。

場地選軟一點有彈性的塑膠跑道,不僅可以保護膝關節,萬一不慎摔倒也能保護自己。

2. 跑前要熱身,跑后要拉伸。

跑前熱身,做12~15分鐘的手臂伸展,蹲起等一些簡單的動作。

跑后拉伸、慢走、深呼吸,讓肌肉慢慢放鬆下來,給身體一個緩衝時間。

3. 設定自己的跑步頻率。

跑步圈有12字箴言:從慢到快,以短求長,積少成多。

每周運動2.5—5小時,每次半小時,就可以達到鍛煉的效果。

4. 掌握正確的跑步姿勢。

跑步時,眼睛自然注視前方,不低頭,不東張西望。

身體略微前傾,讓你的重心在兩腳中間;腳後跟先著地,身體不要晃動;

雙臂盡可能貼近軀幹,擺動不要過大。

5. 合理規劃跑步時間。

晨跑可以使一天精神飽滿,晨跑前不要吃早餐。

午後跑,可以使身體充分預熱,但容易影響消化,飯前一個半小時不要做運動。

夜間跑,減肥效果最佳。

作家馮唐在40歲那年,漸漸意識到身體越來越差,再不去運動身體就真垮了。

於是,馮唐開始跑步,也徹底愛上了這項運動。

他總結了跑步帶給自己的十大好處:欣快、甜睡、能吃、能瘦、去煩、感受、充電、放下、偶遇、獨處。

人到中年,如果你感覺身體總愛出毛病,精神壓力也大,就去跑步吧。

三公里專治各種不爽,五公里專治各種內傷,跑完十公里內心全是坦蕩和善良。

離開讓你掉價的感情
離開讓你掉價的感情
2025-03-26 05:00:14
思危、思遠、思變
思危、思遠、思變
2025-03-26 05: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