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粉和澱粉一字之差,但是區別和用途完全不同,弄懂了你也是大廚
更新于:2025-03-31 12:30:42

廚房裡最讓人頭大的不是火候,而是那些長得像雙胞胎的調料——比如生粉和澱粉。明明包裝上就差一個字,用起來卻天差地別:有人勾芡變“漿糊”,有人腌肉變“膠水”,還有人炸雞炸出一鍋“麵疙瘩”……今天咱們就掀開這對“廚房臥底”的老底,讓你從此煎炸溜炒不翻車!

1.生粉和澱粉,到底誰是誰的“馬甲”?

(先劃重點:生粉是澱粉,但澱粉不一定是生粉!)

舉個栗子?:

酸辣湯勾芡用生粉,湯汁又透又亮;炸酥肉用紅薯澱粉,外殼更脆更蓬鬆。用錯?等著喝“鼻涕羹”吧!

2.大廚的“隱形武器”:生粉的3個神操作

①腌肉嫩到犯規

肉片+1勺生粉+1勺水,抓勻靜置10分鐘。生粉在肉表面形成保護膜,鎖住水分,炒出來比豆腐還嫩,再也不怕老闆的“火候玄學”了。

②勾芡不翻車指南

記住黃金比例:5克生粉+100毫升冷水調勻,菜快出鍋時邊倒邊攪。想要“琉璃芡”就少放,想要“濃情蜜意”就多放——但千萬別直接撒粉,否則秒變“非牛頓流體”(黏到你懷疑人生)。

③油炸界的“脆皮外掛”

生粉+麵粉1:1混合,裹在雞翅上再炸,脆皮能咔哧響!原理:生粉負責脆,麵粉負責香,單用澱粉?等著啃“軟殼蟹”吧。

3.澱粉的隱藏技能,90%的人浪費了!

①紅薯澱粉:火鍋丸子的靈魂

紅薯澱粉黏性強,做魚丸、牛肉丸時加一勺,Q彈到能打乒乓球!但別用來勾芡——會渾湯,像極了“一鍋芝麻糊”。

②木薯澱粉:奶茶珍珠的幕後黑手

沒錯,你嚼的珍珠、吃的芋圓,都是木薯澱粉變的!它煮熟后透明又彈牙,但千萬別炒菜用,否則黏鍋黏到想扔鏟子。

③豌豆澱粉:涼粉界的“老戲骨

四川涼粉、北方焖子,全靠它撐場面。特點是凝固後不易碎,但拿它腌肉?肉會硬得像鞋底……

下次逛超市,別再盯著包裝上的“澱粉”倆字發呆了!抓對“粉”隊友,你離大廚就差一勺的距離~(偷偷說:收藏這篇,下次翻車時能救命!)

溫馨提示:內容中醫療科普知識僅供參考,不構成用藥指南,不作診斷依據,無行醫資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適請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