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二次加熱會致癌?真正不能二次加熱的,是這6種食物!
更新于:2025-04-06 02:04:12

在日常生活中,關於食物加熱與健康的傳言層出不窮,其中“米飯二次加熱會致癌”的說法尤為引人關注。

米飯不能二次加熱,否則會致癌?

有科學證據表明,這一說法並不準確。實際上,米飯二次加熱本身並不會產生致癌物質。

米飯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它本身非常穩定,無論怎麼加熱,都不會產生致癌物質。所謂的“加熱致癌”更多是網路上的誤讀。

米飯二次加熱可能帶來的風險,更多與米飯的保存方式有關。

如果米飯在存放過程中沒有妥善保存,比如長時間放置在高溫環境下,就容易滋生細菌,如蠟樣芽孢桿菌。這種細菌非常喜歡富含澱粉的食物,如米飯。

如果米飯在煮好后長時間放置,尤其是溫度較高的環境下,很容易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即便再次加熱,也可能導致腸胃不適甚至食物中毒。但這些問題和癌症沒有直接關係。

剩飯,如何正確儲存呢?

剩飯應烹飪後儘快冷卻至室溫,並存入乾淨、密封的容器中,放置於冰箱冷藏,以減少細菌滋生和保持新鮮度,但保存時間不宜超過3天,同時盡量避免頻繁開蓋,並儘快食用完畢。

這些才是真正不能二次加熱的食物

1.海鮮類

如蝦、蟹、花甲等海鮮類食物,不宜二次加熱。

沒吃完的海鮮放太久,容易滋生細菌,產生毒素,而加熱的溫度難以完全殺滅這些細菌毒素,從而增加肝的解毒負擔。長期以往,肝臟會負荷過度。

2.綠葉蔬菜

如菠菜、芹菜等綠葉蔬菜,含有較高的硝酸鹽。二次加熱後,硝酸鹽會轉化為亞硝酸鹽,這是一種潛在的有害物質。

雖然正常攝入量對人體影響有限,但如果經常反覆加熱綠葉菜,長期積累可能會對健康不利。

3.菌類食物

如蘑菇、木耳等菌類食物,蛋白質含量較高。儲存時間一長,蛋白質可能發生分解,甚至滋生對人體有害的成分。特別是海鮮菇、杏鮑菇和香菇等,在冰箱低溫保存和二次加熱的過程中,硝酸鹽的含量會持續增加。

4.雞蛋

特別是溏心雞蛋,沒有煮熟的雞蛋無法徹底消滅其中的沙門氏菌。如果在放置一晚後二次加熱,增加了細菌繁殖和產生毒素的機會,即使第二次煮熟了,也會存在致病風險。

5.奶製品

如優酪乳、牛奶、豆奶等奶製品,在二次加熱後,乳糖會被分解成乳酸,乳酸繼續分解會導致食物變質,不利於消化系統健康。

6.銀耳湯

銀耳湯富含膠質,但隔夜或二次加熱後,不僅營養成分減少,還可能產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同樣會使血液里的血紅蛋白喪失攜帶氧氣的能力,從而破壞人體正常造血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盡量避免吃二次加熱或隔夜的食物。

長期、大量吃二次加熱的食物,可能會增加致癌幾率,但並不一定會得癌,因為癌症的發生是多種因素長期綜合作用的結果。

為了保障健康,我們應該注重飲食安全,盡量吃新鮮的食物,合理儲存剩飯剩菜,確保加熱透徹,避免細菌滋生。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