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作為一類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可以說是絕大多數中老年人的“生活老搭檔”了,據相關臨床統計數據表明,目前為止,我國患有高血壓的人數已經突破了2億,而且,其中大約有1.3億名高血壓患者都並沒有察覺到自身存在高血壓病症。
很多人在確診高血壓后,都會選擇長期宅在家裡,基本不會再進行任何形式的戶外運動,因為在他們看來,運動很容易促使體內的血壓水準升高,若是情況比較危急,甚至還會增加腦溢血的發病風險。
但實際上,只要患者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專案,那麼平日里適當運動運動,不僅不會促使血壓升高,反而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體內的血壓穩定,並呵護心腦血管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壓患者若是能夠堅持適度運動,那麼就能對全身的肌肉進行鍛煉,如此一來,便有利於肌肉血管纖維增大或增粗,在這種情況下,冠狀動脈的側枝血管也會有所增加,並且還會加大血流量,提高血管壁的彈性,進而起到輔助降壓的作用。
不過,患者也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運動專案,若是固執己見,那麼不僅會對自身的骨骼以及肌肉造成損傷,甚至還會進一步加重血壓病情,那麼,究竟有哪些運動方式更適合高血壓患者選擇呢?
1.跑步或慢走
跑步是一項非常簡單的運動方式,而且鍛煉效果也非常突出,是有氧運動中非常經典的一個運動專案,運動強度也比較適中,不會過於強烈。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在慢跑的過程中,能夠説明提高自己的含氧量,並提升血液置換的能力,而如此一來,便能提升體內的血液流量,進而起到輔助降低血壓水準的作用。
但大家要注意的是,即便跑步運動有諸多好處,也要注意遵循適度原則,不可以過於劇烈,每天盡量跑1-3公里左右就可以了,以免適得其反。
2.阻力運動
所謂的阻力運動,實際上就是藉助外力對身體施加一定的壓力,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啞鈴、俯卧撐以及仰臥起坐等,都屬於阻力運動的範疇,通過這一系列運動,往往能夠給身體增加一定程度的阻力,進而使神經系統以及周圍器官的敏感性得以提高。
與此同時,高血壓患者在進行阻力運動的過程中,還能説明降低血管的阻力,進而起到擴張血管以及輔助降低血壓水準的作用。
3.騎自行車
在生活中,其實有很多人都會習慣於通過騎自行車來進行自我鍛煉,其實,騎自行車是一項非常典型的耐力運動,它不僅能輔助塑形,還有利於降低體內的血壓水準。
人們在騎自行車的同時,呼吸與風的結合不僅能增加人體呼吸氧氣的頻率,促使體內的含氧量上升,還能提高全身的血液迴圈速率,改善心臟功能,並説明控制體內血壓。
除此之外,在騎自行車的過程中,還能幫助人們提升自己的耐受能力,避免神經系統快速老化,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也會因此得以提高。
總之,不管大家選擇哪種運動方式,都需要以自身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在運動過程中一定要以輕鬆、易承受為前提,盡可能不要在運動過程中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以免對自身健康造成其他損害。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