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內蒙古日報
課堂上,老師和學生人手一“機”。學生在學習機上,通過“看素材”“自學檢測”“雙師再學”“規範書寫、強化訓練”“變式明思”“易錯專練”等模組自主學習,掌握進度。老師的教學機上,全班學生在每個模組的完成率,每名學生的學習完成度、檢測正確率即時更新、一目了然。依據數據反饋,老師可以瞭解每一名學生的知識薄弱點,及時進行精準介入,並且適時調整、制定專屬學習方案。
“剛才用學習機上了兩節課,效率特別高。不明白的地方,我可以選擇‘雙師再學’模組進一步學習,也可以點‘專屬講解’請老師來講。”體驗過新鮮的教學方式后,初三學生趙佳磊十分興奮。
“相對於以往的‘大鍋飯’模式,AI智慧模式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私人定製’教育,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老師的教學效率。同時,對我們老師的主觀能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教務處主任柳雪茹,她同時也是一名一線老師,開學第一節AI課後,她感覺挑戰很大,但信心十足。
“我們看到了AI與教育深度融合的無限可能。人工智慧發展的洪流勢不可擋,與其以後跟在後面追,不如先行一步。”包頭稀土高新區泰華OK智慧學校校長賈穎洲說,依託豐富的“雲”教育資源,學校將構建“智慧課堂+精準教研+全域數據”創新體系,推動教學進一步變革,努力走在教育“雲”時代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