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癌症“入侵”時,血常規或有5處異常,發現後請進一步診斷
更新于:2025-03-26 11:33:59

“不貧血,在醫院都要貧血了,身體本來不是很舒服了,抽了我好幾管,再快造血都搞不贏。”

“為什麼抽那麼多啊?半管不行?現在看病也是真麻煩,動不動就要化驗血,以前哪有那麼複雜,搞得我都不敢去醫院了。”

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無論是問診還是體檢,抽血似乎成了必經之路。

那麼,血液檢查究竟能查出什麼?醫院為什麼要反覆抽血?莫不是有什麼“黑色產業”?

一、看病時,為啥醫生總讓先做個抽血檢查?

相信很多人去醫院時都有這樣的體驗,不管什麼病去到醫院第一件事一定是抽血,有時候一個小感冒也需要抽不少血,這真的有必要嗎?

血管遍佈全身,血液在內部不斷流動迴圈為各個組織器官提供氧氣、營養物質以及代謝毒素。在循環的過程中,血液成分會一定程度受到身體生理、病理變化的影響。

抽血化驗是現代醫學診斷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檢測體內的生化指標、免疫指標以及病原微生物等指標,對於醫生瞭解患者的病情有重要説明,且可以為後續的治療提供依據。抽血檢查並不是醫院掙錢的手段,而是臨床需要進行的必要檢查。

醫生表示,要求抽幾管血是因為一管血無法滿足所檢查的專案。每一種抽血化驗,所需要的試劑盒以及化驗的機器都不同,且一種檢查就需要一定量的血液,為了得到準確的結果也就需要抽好幾管血。

很多朋友會疑惑,那麼多出來的血液,醫院會迴圈利用嗎?真的跟網上說的會賣給他人嗎?

首先可以明確的是,病人抽出的血液不會被拿去賣。

抽血檢查的目的是得到化驗結果,一旦化驗完畢這些血液就成為了醫療廢品,會按照相關條例進行處理。但醫院一般會對血液進行7天的留存,以防結果存在異常需要複檢,7天后則會與其他的醫療廢品一起分類銷毀,對此無需過多擔心。

二、抽血可以發現哪些疾病?

血液是體內氧氣、營養以及代謝毒素的重要載體,身體有生理、病理變化時可通過查血發現。臨床上的血液檢查一般可分為血常規臟器功能檢查以及激素驗血檢查等,通過檢測血液中的各項指標,可以揭示多種疾病的存在:

1、感染性疾病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血液內不會有細菌,一旦發生感染細菌會在血液內大量繁殖,讓患者出現發燒、打寒顫等異常。除了細菌感染外,乙肝、梅毒以及愛滋病等傳染性疾病也能通過查血查出。

2、血液系統疾病

通過檢查紅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等指標,對於診斷白血病、骨髓增值性疾病、病理性貧血等有重要意義。

3、代謝性疾病

現代人很多存在生活習慣不健康的問題,容易引起體內血糖、血脂、蛋白質代謝紊亂,通過查血可發現血脂、血糖、膽固醇、尿酸是否存在異常,對於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的診斷很重要。

4、內分泌疾病

通過血液檢查可查出甲狀腺激素水準以及腎上腺激素水準等,對甲減、甲亢等內分泌相關疾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三、血常規有這些異常,或提示癌症來臨!

既然血液檢查對這麼多疾病有診斷作用,那麼通過查血是不是能確診癌症呢?

答案是不一定,大部分早期癌症患者的血液不會有任何異常,無法通過查血直接診斷。但通過查血,可發現的一些指標異常,可能與癌症相關。

1、血小板

血小板是血液內負責凝血、止血的物質,《JAMA Netw Open》上的一項研究稱,血小板計數高的人,麗紅結腸癌、胃癌、食管癌、胃癌以及卵巢癌的風險會明顯增加,其中相關性最高的為肺癌、結直腸癌

2、白細胞

白細胞是體內防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參與免疫系統的應答反應,當白細胞值異常減少時,可能與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化療藥物副作用相關,白細胞值異常上升則可能與白血病、原發性血小板增加以及細菌感染相關。

3、紅細胞

紅細胞主要功能是從肺部攜帶氧氣送到全身組織,同時將二氧化碳運回肺部呼出體外,維持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紅細胞數量異常減少,很可能與缺鐵性貧血、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再生障礙性貧血相關。

4、血紅蛋白水準

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的蛋白質,負責攜帶氧氣。癌症患者體內的癌細胞會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和氧氣,容易讓血紅蛋白水準下降,體檢查出血紅蛋白水準上升,很可能與骨髓癌相關。

5、血液中腫瘤標誌物

血液腫瘤標誌物對於一些早期癌症的診斷有重要意義,如PSA檢查是前列腺癌的標誌物、AFP是肝癌的標誌物,通過這些檢查可提供一些癌症早期發現的線索。

抽血檢查對於疾病的診斷非常重要,對此不要過分抗拒,以免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

參考資料:

[1] 《抽血一定要空腹嗎?關於抽血化驗那些事,一次說清!》. 武漢協和醫院 2023-06-30

[2] 《為什麼體檢、看病總是要“抽血”,能查出什麼問題?》. 生命時報 2022-11-29

[3] 《血常規能不能查出癌症?提醒:3個指標異常,要做詳細檢查》. 有來醫生 2023-12-27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故事情節純屬虛構,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