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您這是得了高血壓了!”小李捧著血壓計,大驚失色。
今天老李頭睡了午覺起來感覺很不舒服,尤其是頭,特別痛,像是有小剛鑽在太陽穴上鑽孔似的。兒子小李聽了有些擔心,想起隔壁老人因為高血壓經常頭暈腦脹,之後腦溢血沒緩過來。他為了以防萬一,就給老李頭也測了一次血壓。
不想一測就不得了,老李頭的血壓值居然是145毫米汞柱/90毫米汞柱,比正常人高!
小李帶著老李頭急忙去醫院,經歷一番檢查后卻發現老李頭只是起床的時候沒注意頭部保暖、被冷風一吹受了涼,根本沒什麼大礙。小李心中疑惑,問血壓計的事,醫生卻笑答道:“那個血壓值放在你父親這個年紀的老年人身上不算高,以後多注意就行。”
老年人的血壓值,多少才正常
不同的年齡、身高、體重,以及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精神狀態,甚至是天氣的變化、居住地的緯度等,都有可能影響血壓。即使是同一個人,血壓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狀態下,血壓也會有所不同。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血壓是否正常呢?通常來說,診室血壓<140/90mmHg視為血壓正常。也就是說,如果收縮壓(高壓)大於140mmHg,舒張壓(低壓)大於90mmHg,則認為是高血壓。如果連續三天在早晨起床前測得血壓超過160/95mmHg,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
對於老年人來說,正常的血壓標準與青年人、中年人有所不同。專家認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正常血壓標準可以放寬到150/90 mmHg。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年齡在65歲以上,血壓持續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縮大於等於140 mmHg和(或)舒張壓大於等於90 mmHg,可定義為老年高血壓。
老人高血壓有5個特點
高血壓是老年人群的常見疾病,數據顯示,我國超過50%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壓。由於老年高血壓的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比較特殊,診斷、評估和治療也與一般人群不同。
從特點來說,老年高血壓主要表現為:
1、收縮壓增高為主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各項機能也在不斷下降,心臟、血管順應性下降,動脈管壁僵硬度增加,收縮壓水準就會不斷增長。
2、血壓波動大
年紀越來越大,壓力感受器敏感性就會越來越低,血管順應性下降,導致血壓更容易受天氣變化、情緒波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3、體位性高血壓
體位性高血壓是指由於體位的突然改變,如從平臥位突然轉為直立,發生的腦供血不足引起的高血壓,容易發生跌倒、暈厥或心血管事件,主要與老年人交感神經系統異常、壓力感受器功能異常,以及血管性疾病、慢性腎病等因素有關。
4、血壓晝夜節律異常
正常情況下,人體可以通過自我調節維持血壓的晝夜節律。夜間睡眠的血壓要比白天清醒的血壓下降10%-20%。老年人由於對血壓的調節能力下降,往往會出現24小時血壓都高,或者夜間血壓下降不明顯、夜間血壓比白天高等異常情況。
5、餐後低血壓
所謂餐後低血壓,就是指進食後血壓降低,或者餐後血壓下降不明顯,但是出現餐後心腦缺血癥狀,多發生於早餐後。老年人餐后低血壓的主要原因,與心臟功能減退,對血壓的調節能力減弱有關。也與飲食不當,進食速度過快,或者服用了降壓藥、利尿劑等藥物,使大腦血容量下降有關。
老年人如何預防高血壓
高血壓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心腦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生命健康的最大威脅。因此,老年人積極預防高血壓,對於改善健康情況意義重大。
第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老年人應保持低鹽飲食,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以及在做菜時,要減少烹調用油,改變烹飪方式,少攝入高油脂、高糖食物。
第二,堅持適度鍛煉。經常性的身體活動,比如游泳、爬山、太極拳等中低強度的運動,有利於促進體內膽固醇的代謝,改善腦部血液迴圈,降低血壓和血脂。
第三,合理、規範用藥。老年人服藥容易出現藥物不良反應,服藥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從小劑量開始,以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達到降壓目的。此外,還不能片面追求降壓效果,擅自加大劑量。更不能一看血壓稍微降了一點,就停止服藥,要做到合理、規範用藥。
老年高血壓病情比較複雜,療效也因人而異,老年朋友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並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控制血壓。
書目:
[1]《老年人高血壓有點特別 降壓治療時要格外注意》.人民網 .2019-10-08
[2]《高齡降壓不可操之過急》 .天津日報 .2017-02-14
[3]《老年高血壓 除了吃藥還可以這樣做》.北京青年報 . 2019-11-2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