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台收到一則粉絲分享的私信:
小九,我有個朋友叫小麗,26歲,畢業三年,工作後為了往上爬,每天都加班到很晚。
前不久的時候,她突然發現自己上廁所的頻率增多,每天要上5次廁所,每次都要半小時。
一開始她也沒放在心上,想著是吃壞肚子了,買點藥吃吃就對付過去了。但過去了大半個月,情況卻一點也沒有好轉,無奈之下才去了醫院。
結果一檢查,卻檢查出了個癌症,肝臟內出現了個5釐米大小的腫瘤,確診為肝癌晚期。
肝癌為什麼會和上廁所扯上關係呢?其實,兩者的關係並沒有想得那麼遠。
一、全球一半肝癌在中國,發現即晚期?
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發肝癌超90萬例,其中約一半在中國,死亡病例佔全球的53%。
肝癌由於其發病率高、死亡率高、晚期生存率低的特點。儘管過去幾十年我國的肝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僅為12.1%。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放射介入科教授莊文權表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國70%至80%的肝癌患者在就診時已處於中晚期,這使得治療變得非常具有挑戰性。
那麼,為什麼肝癌發現就是晚期?其實,肝臟像個“啞巴”器官,因其耐受能力和再生能力強大,大部分肝硬化和肝癌患者早期常無明顯癥狀,通常在體檢或隨訪中才被發現。
此外,一些患者對肝病的重視程度不夠,未進行全程化管理。
有些人平時很少體檢,對身體不適輕描淡寫;或者即便得了肝炎,也因怕麻煩、怕費錢等原因而不遵醫囑定期檢查。肝臟雖然不表現疼痛或疲勞,但卻默默承受著損傷,最終可能演變成肝癌,而患者則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二、肝不好的人,上廁所會有3種表現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沈琳教授表示,肝癌的發生是在肝臟經歷反覆損傷和修復的過程中產生的。
例如,病毒感染或脂肪肝會破壞正常肝細胞,導致反覆損傷和修復,增加基因突變的可能性,從而增加肝癌的發生率。因此,對於存在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等肝基礎疾病的患者,應儘早進行治療,並積極進行定期複查。
那日常要怎麼發現肝病呢?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肝膽胰微創外科主任季春勇表示,如果上廁所的時候出現下面3種表現,或是在提醒你肝要不行了,要去檢查了。
1.頻繁腹瀉
大約有50%左右的原發性肝癌患者在確診之前曾出現頻繁腹瀉的癥狀,平均每天約排便5-10次。
隨著癌細胞的增長,肝臟上的惡性腫瘤可能壓迫消化道組織,導致患者出現飯後腹痛、腹脹等多種癥狀。在嚴重情況下,患者可能還會出現噁心、嘔吐以及頻繁腹瀉等癥狀。
2.黑便
如果糞便呈現黑色,而非正常的黃色或茶褐色,可能是警示信號。
這種異常顏色可能是由於肝臟受損導致凝血功能減弱,從而影響凝血因數的合成,進而引發凝血障礙,導致糞便顏色異常。
3.右腹疼痛
肝臟本身不含有神經組織,但其覆蓋的包膜含有大量神經纖維。當肝臟腫瘤增大並對周圍組織產生壓力或拉伸時,可能會引發右腹疼痛。
這種疼痛通常是持續性的鈍痛,不受進食影響,並且可能沿著女性的“胸罩線”向右背部輻射。肝臟表面腫瘤更容易引起腹痛,而位置較深的腫瘤則不太可能導致腹痛。
三、1種水果比喝酒還傷肝,提高警惕
我們都知道喝酒傷肝,卻不知道發黴的水果比酒精還要可怕。
當水果發黴,就會有微生物進入其中產生毒素,如黃麴黴素、展青黴素和赭麴黴毒素等。這3者分別是1級致癌毒素,3類和2B類致癌物,都有誘發癌症的危險。其中最可怕的是黃曲黴素。
黃麴黴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強致癌毒素之一,主要存在於變質的花生、玉米和乳製品等食物中。此外,在黴變的葡萄乾等果乾類食品中也可能含有黃曲黴素。
這種毒素主要會引發肝癌和皮下肉瘤,其致癌強度比二甲基亞硝胺等毒性化合物引發肝癌的能力高出75倍。
1993年,國際癌症研究署將黃麴黴毒素確定為Ⅰ類人類致癌物,被認定為肝癌的病因之一。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被確認是我國高發區肝癌發生的主要原因,而黃麴黴素等毒素則是主要的附因之一。
預防肝癌,除了不吃霉變水果,研究肝癌多年的中科院院士樊嘉院士表示,還需要牢記下面4點。
1.少喝酒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它進入肝細胞後會氧化成乙醛。乙醛具有肝毒性和致癌性,當體內乙醛過量積聚時,會對肝臟造成嚴重危害。
飲酒可導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多種慢性肝病,並且能夠增強乙肝、丙肝病毒等誘發原發性肝癌的作用。
2.治療病毒性肝炎
肝癌與肝硬化密切相關,而肝硬化往往與病毒性肝炎有關。一般情況下,肝硬化可能在15年左右發展成為肝癌。若是由丙型肝炎引發的肝硬化,則其進展為肝癌的速度可能更快。
3.重視脂肪肝
長期的脂肪肝也可能促進肝硬化的發展,而肝癌與肝硬化密切相關。為了預防脂肪肝,我們應該控制飲食,限制高脂肪、高膽固醇和高油脂食物的攝入,並且每天保持適度的運動。
4.重視肝癌篩查
儘管肝癌是一種惡性疾病,但通過定期檢查,它也是最容易在早期發現的癌症之一。因此,我們務必重視體檢。
對於40歲以上的一般人群,建議每年進行1-2次甲胎蛋白化驗和B超檢查;對於有肝炎、肝硬化史或肝癌家族史的肝癌高危人群,最好每3個月至半年進行一次篩查。一個常用的篩查方法是結合肝B超檢查和甲胎蛋白檢測。
加強健康意識,控制飲食、保持適量運動,並定期接受體檢,對於預防和早期發現肝癌至關重要。
參考資料:
[1]《為什麼很多肝癌發現就是晚期?想要預防,最重要的是這點!》.邵逸夫醫院.2023-07-28
[2]《從肝炎到肝癌晚期僅短短2年!癌變前曾給過你3次機會,可惜很多人沒有抓住!》.健康時報.2021-07-23
[3]《26歲美女頻繁上廁所,竟是肝癌?醫生:如有這些異常,儘早查肝別拖》.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2023-06-23
[4]《吳孟達因肝癌去世!從發現到去世短短不到3個月,防肝癌牢記這5條!》.健康時報.2021-02-2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