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來臨時,身體會“喊痛”,身上若出現3種痛,留心是腫瘤侵襲
更新于:2025-03-26 09:32:04

60歲的李大爺突然感覺右肩疼痛不已。起初,他以為是身體老化,僅僅只是做了按摩貼了膏藥。當下儘管疼痛有所減輕,但不久後反而疼痛更厲害了。他堅持了6個多月,疼痛甚至發展到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和睡眠。李大爺實在熬不住,家人看著也心疼不已,於是在家人勸說下前往醫院看病。沒想到醫生瞭解完李大爺的病情竟首先要求拍胸片。

結果顯示,肺部疑似有腫瘤,經診斷為肺癌,而這正是肩痛的原因。確診後李大爺雖然接受了治療,但由於年齡和病情的緣故,癌細胞轉移無法控制,最終還是撒手人寰。這也表明,肩痛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告,不可輕視。

一、肺癌為什麼會引起肩膀痛和背痛?

骨轉移,作為肺癌發展至中晚期的典型癥狀,大約有50%肺癌病人的晚期階段都會面臨多個部位的骨轉移。

當肺部癌細胞在病患體內肆虐時,隨著血液的流動,這些可惡的癌細胞能夠寄生並侵犯至某段骨骼區域,無情地侵蝕著原本骨質緻密、結構穩定的骨骼。這種癌細胞侵蝕導致的骨質破壞在醫學領域被形象地稱為“溶骨性破壞”。

這種癌症骨轉移不僅會導致患者的骨密度持續下降,引發患者的骨痛癥狀,使患者感到疼痛難忍。更嚴重的是,骨骼的承重能力也會隨之明顯下降,患者變得舉步維艱,難以承受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生活瑣事。甚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個微小動作,如打噴嚏、翻身、伸懶腰、咳嗽、搬重物等,都可能引發骨質結構的脆弱,從而導致患者在不經意間發生嚴重骨折或癱瘓,甚至會導致劇烈的疼痛。

那麼,什麼類型的肺癌更容易轉移?這些癌細胞又會轉移到什麼地方呢?

1、轉移率最高的腺癌

從肺癌複雜多元的病理組織和病因學角度來看,腺癌無疑是最轉移率最高的肺癌類型,其轉移發生率在肺癌中位列榜首。腺癌的轉移形式並非骨轉移或淋巴轉移等單一狀況,更確切地說,所有形式的轉移均有可能在腺癌身上出現,這也是肺癌防治工作中需要重點關注和深入研究的關鍵領域。

2、擴散快的小細胞的腺癌

在所有的肺癌類型中,肺小細胞肺癌主要發生在中下葉的主支氣管或是肺的葉支氣管內,其發生的概率較高,擴散的速度迅猛,令人猝不及防。它不僅僅容易在肺部內部擴散,更是在短時間內迅速地延伸到肺部外部的其他組織,從而發生骨轉移,導致病情急轉直下。

3、吸煙高發的鱗癌

長期吸煙的人群更可能遭受鱗狀上皮細胞癌的侵襲,它們主要在肺部的中央地帶發生,容易感染主支氣管,並在空氣流動的環境下迅速擴散。相對於其他類型的癌症,鱗狀上皮細胞癌的擴散速度雖然相對較慢,但也有著潛在的風險和威脅,可能出現骨轉移,對人體健康構成嚴重的危害。

肺部惡性腫瘤在侵犯肺部周邊的骨骼時,更容易侵蝕到鄰近的肋骨、胸椎、腰椎、骨盆等主要的骨骼部分,形成一個密佈不規則的病變網路。在這些骨骼中,胸椎、腰椎和骨盆是肺部惡性腫瘤侵害的主要位置,使得這些骨骼承受了極大的健康威脅。

究竟是肩周炎造成的肩關節疼痛,還是肺癌骨轉移,雖然二者在感受上極為相似,但仔細辨別還是可以區分出來。肩周炎患者肩的前、后、外側均有壓痛,疼痛感時重時輕,但夜間尤甚,並伴有肩關節外展,外旋和后伸運動的功能障礙;肺部惡性腫瘤患者的肩臂痛則是以痛為主,劇烈時呈放電樣,肩部活動沒有障礙。初期服芬必得之類的止痛藥雖能暫時緩解,卻不能阻止疼痛進行性加重。

二、身上若出現4種痛,留心是腫瘤侵襲

癌症轉移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全身性疼痛。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醫生,醫學博士孟堯表示,癌痛不只是一種癥狀,而是一種疾病。癌痛會引起患者焦慮、抑鬱、失眠等癥狀,甚至造成免疫力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甚至使患者喪失對抗癌症的信心,放棄了積極的治療。癌痛的類型主要有以下4種。

1.骨痛

骨痛佔有所有癌痛種類的50%以上。當癌細胞轉移至骨腔內部,或者直接侵犯骨腔壁的時候,骨髓腔的完整結構可能會被不可逆地破壞,導致骨骼的結構性損傷或壓迫。那時,患者可能會感覺到劇烈壓痛或者脹痛。在所有的癌症疼痛中,骨骼性癌痛是最為常見的,幾乎遍佈了脊柱、肋骨、髋部和股骨等重要骨腔部位。

2.軟組織痛

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腫瘤特徵,表現為腫瘤細胞侵犯皮膚、肌肉、筋膜等軟組織時引發的明顯脹痛。這種疼痛可能會持續,也可能間歇發生,仿佛持續的刀割和鈍性敲擊,讓人苦不堪言。這種疼痛現象大約佔腫瘤患者的10%左右,隨著腫瘤的持續生長,疼痛的程度也會不斷加劇。軟組織性癌痛最常見的發生部位是在乳房、肺部、胃部以及肝臟等容易被腫瘤侵襲的位置。

3.神經性痛

神經性疼痛是由軀體感覺系統的損害或疾病導致的疼痛。例如腫瘤轉移侵及神經、神經叢。一些抗癌治療,比如手術、放射治療、藥物治療引起的神經損傷都可引起神經性疼痛。常表現為電擊樣、燒灼樣、麻刺感、蟻行感,並伴有感覺超敏、感覺過敏或感覺異常。

4.內臟性痛

腫瘤在深部組織中的生長,常常阻塞或刺激內臟器官,引起持久或間歇性的劇烈絞痛。這種疼痛極易發生轉移,從原先的部位迅速擴散到其他關鍵區域,例如胸部、腹部以及背部等敏感部位。

那麼該如何正確地識別和區別一般性疼痛和癌痛的癥狀呢?我們知道,一般性疼痛的持續時間通常比較短暫,並且是具有階段性的,當去除導致疼痛的病因后,疼痛便會自然地緩解和消失。然而,與此有所不同的是,癌痛往往具有以下顯著特徵:

1. 持續時間:如果癌症病灶持續存在,那麼癌痛也將持續不間斷地折磨著患者,沒有明顯的緩解和消失的跡象,正所謂“病根不除,疼痛難消”。

2. 癌痛性質:癌痛的表現形式往往呈現出持續性的痛感,同時也會在某些時間段上偶發性的或突發性的加重,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和折磨更加難以忍受。

3. 全方位疼痛:在癌症發展到晚期階段時,疼痛不僅僅局限於患者的體表或內臟,也會表現為軀幹疼痛,或者精神上的疼痛。此時,患者在精神和身體上都會感受到極度的痛苦,有時候甚至無法具體描述清楚自己的疼痛部位和性質,無法準確地表達自己的疼痛感受。

三、癌症可防可治,關鍵做好這兩點

正常細胞發展到具有侵襲性的腫瘤需要10到30年,在這一期間,會有一個階段被稱為癌前病變,在這些癌前病變當中,大約三分之一可以成為長期存在不發展為癌症,三分之一會發展成為對病人有危害的癌症,還有三分之一會恢復到正常。

癌前病變不是癌,也不是說它必然會轉變成癌,因此,對此不必十分恐懼。我們一定要有信心,腫瘤已經是一種可防可治的慢性病。三分之一腫瘤是可預防的,三分之一的腫瘤可治癒,三分之一的腫瘤是可以通過治療手段控制。當前我國腫瘤內科蓬勃發展,從幾乎無葯可用,到昂貴的進口葯慢慢進入國內,再到當下進入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精準醫學時代,隨著腫瘤學科的發展、診療技術的進步,腫瘤治療方法的選擇面正在變得越來越廣。

而要系統地、全面地預防癌前病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胰胃外科主任田艷濤表示,最好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保持良好的情緒與心態。情緒的起伏往往會影響到大腦的下丘腦,它通過強大的體液調節系統與複雜的神經傳導系統,對人體的免疫狀態產生顯著的影響。例如,胃部許多病症都與情緒變化密切相關,“氣得吃不下飯”形容的就是這種情況。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保持一種快樂愉快的情緒,我們在生活過程中可能不會總是遇到令人愉悅的事,但我們要努力調整到一種快樂的狀態,這對腫瘤的預防非常重要。

第二,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預防癌症的發生。眾所周知,胃癌是一種典型的生活方式癌,它與我們的日常飲食習慣和作息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排除家族遺傳的胃癌易感基因,若日常生活中持續胡吃海塞,大量飲酒、抽煙,經常熬夜等等,那麼患上胃癌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因此,建議大家要戒除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些很容易做到,且切實可行的防癌方法。

一提起肩頸痛,很多人n腦海裡就蹦出了“肩周炎”“頸椎病”兩個詞。其實,這類疼痛並不簡單,比如肺癌就有可能引發肩痛。生活中我們要注意區分普通的疼痛和腫瘤引起的疼痛,當疼痛難以緩解或有逐漸加重的趨勢,應當及時前往醫院做詳細檢查。平時也應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從源頭上降低癌症發生的可能性。

書目

[1]《右肩疼了2個月查出肺癌!身上5處出現疼痛,小心是肺癌發出的“最後警報”》.我是大醫生官微.2023-06-10

[2]《右肩疼竟查出肺癌?警惕!身上4處疼痛,或是癌症預兆…》.中國科普.2023-05-30

[3]《別再“談癌色變”,癌症可防可治!關鍵在這 2 點》.科普中國.2022-11-0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