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叔今年63歲,在去年被查出罹患糖尿病,之後他一直很緊張,在網上各種搜索可以控制血糖的方法。
偶然的機會下,看到一篇文章說吃素對降血糖有好處,於是他開始嚴格控制自己的飲食,完全不沾葷腥。
開始的時候血糖的確有所下降,且身體也瘦了一些。但隨著吃素時間的延長,他發現血糖越來越不受控制了。
即便如此,劉大叔還是沒懷疑是吃素導致的,覺得是運動量不夠引起的,在吃素的同時又加大了日常的運動量。
一天,他在運動的過程中突然出現了噁心、乏力、嘔吐的癥狀,之後直接暈倒在了地上,送往醫院后確診為酮症酸中毒,饒是經過全力搶救還是沒能挽回生命。
醫生稱,吃素和降血糖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如果長期吃澱粉、糖分含量高的素食,反而會導致血糖上升影響健康,糖尿病患者日常不能盲目吃素。
一、素菜也會升血糖,四種素菜糖友盡量少吃
陝西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全科醫學科醫護人員表示,素菜的不同做法對血糖的影響程度也不同。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日常要少吃這幾種素菜。
①芋頭:芋頭內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和主食的澱粉含量相當,在吃芋頭的時候要適當減少主食的攝入量,否則會導致血糖上升。
②土豆:土豆內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也是主食的一種,吃100g土豆建議減少25g的主食攝入,烹飪土豆建議以燉或蒸等相對清淡的方式。
③蓮藕:蓮藕內的澱粉含量也不低,且含水量很低,大量食用容易導致血糖上升,糖尿病患者日常食用一定要控制量。
④幹百合:幹百合內的主要成分為碳水化合物,要控制攝入的量。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在家就餐的時候還能自己控制烹飪方式和食物,在外出就餐時就由不得自己了。
建議在外出就餐的時候盡量不吃勾芡的食物、帶皮的禽畜肉要去皮食用、芝麻醬/沙拉醬盡量不吃、含油量較高的食物可以去油后食用。
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哪個升高更危險?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是診斷糖尿病以及病情監測的重要指標,無論哪個指標升高都對健康不利,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母義明表示,餐后血糖指標會顯著影響併發症的發生風險。
本身處於糖尿病前期的人,餐后血糖上升過快會加速發展到糖尿病的進程,甚至會直接發生心梗。正常餐後2小時測量的血糖應<7.8mmol/L。
因我國群眾的飲食習慣多以主食為主,碳水化合物的比重很大,如經常會吃麵條、米飯等,這些食物攝入過量很容易導致餐后血糖大幅度上升。
新加坡的研究人員曾在《臨床營養學》上發表過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分別實驗比較了第一口吃不同食物對餐后血糖的影響。
結果發現先吃菜、先吃肉、按菜/肉/飯的順序進食,都可以顯著影響餐后血糖,不會大幅度波動。而先吃主食再吃肉菜的模式,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最快、肉菜飯混在一起吃,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第二快。
北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郭立新教授表示,糖尿病患者吃飯時第一口吃什麼對餐后血糖影響很大。糖尿病患者最為合適的飲食順序是先喝湯、再吃蔬菜/肉菜,最後吃主食。
注意,進食要保持細嚼慢咽,對控制餐后血糖也有好處,切不可囫圇吞棗的進食。
三、抓住關鍵期做好五點,糖尿病可“逆轉”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肖新華表示,就目前的醫療水準而言,糖尿病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終身性疾病。
但近年來有研究發現,早期、高體重的2型糖尿病可通過強化飲食干預、降低體重等措施來讓代謝指標恢復正常,達到臨床緩解的狀態,甚至有部分患者可以很多年不需要使用降糖葯,逆轉的關鍵期為糖尿病前期。
在這個階段,需要做好這五件事。
1、主食選擇全穀物/低GI食物
主食內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常吃的精細米面,攝入過量會導致餐后血糖大幅度上升。
想要延緩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要將主食適當換成低GI、膳食纖維豐富的粗糧。
2、控制油鹽糖的攝入量
在烹飪時要減少油、鹽、糖的添加,這些調味品添加過了會導致食物的總熱量增加,容易讓餐后血糖驟升。
3、不要熬夜
熬夜會導致身體內環境紊亂,對血糖的控制也較為不利,建議晚上10點開始準備睡覺,盡量在11點前睡著。
4、戒酒、戒飲料
飲酒的同時往往會配上很多高熱量的食物,這樣一來會讓總能量攝入過剩,導致血糖上升。飲料內則有大量的糖分,也會導致血糖上升。
5、積極運動
運動是最好的降糖方法,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運動,運動可説明消耗身體多餘的能量、降低體重,還能改善胰島素抵抗。
糖尿病是現在非常常見的慢性疾病,一旦確診基本就無法治癒,對此一定要引起足夠的忠實,盡可能去預防糖尿病發生。
參考資料:
[1]《南瓜會降糖?素菜不升血糖?糖友10個飲食誤區,很多人還不知道!》.健康時報.2022-10-30
[2]《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個升高更危險?不弄清楚這件事,血糖可能白測了!》.北京衛視養生堂.2020-08-06
[3]《“養”出糖尿病6個習慣,很多人都愛做!逆轉糖尿病做好5點!》.健康時報.2023-11-1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