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吃多了會傷胃?或是這些原因作怪,養胃要做好3件事
更新于:2025-03-26 09:28:25

蘋果、香蕉、桃子……香甜可口的水果是很多人的心頭好。

俗話說:“水果吃對,年輕10歲!”。吃水果能強身健腦、排毒養顏、抗衰老

水果富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素,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營養角色。

但是吃水果也有講究,吃不對反而可能傷身。想要吃的科學、吃的健康,我們就需要瞭解一些吃水果的學問。

水果,你真的吃對了嗎?

一、水果太冷,會不會傷胃?

很多人一吃某些水果,長輩們就會在耳邊提醒:水果太冷,吃多了傷胃,會拉肚子。水果真的很冷嗎?其實拉肚子可能另有原因。

食物的冷熱只是古代時期老百姓對病狀起因的簡單經驗歸結,並不具有科學道理。從現代營養學來看,食物並沒有冷熱之分,包括水果。生活中確實有一部分人,由於自身腸胃功能較弱,而對食物的溫度較為敏感,在攝入冷水、涼菜、冷飲等冷食後,出現腹瀉、腹痛等癥狀,溫度較低的水果只是其中之一。

也就是說,水果並沒有冷熱一說,對健康人群也不存在食用風險。而本身存在腸胃問題的人群,只需要注意食物溫度,避免冷食即可。同時,現代醫學也發現,人們吃完水果拉肚子,可能有3種原因。

1、過敏

很多人由於體質原因會對部分事物過敏,而目前醫學研究發現的過敏原千奇百怪,灰塵、海鮮、食物、藥物等,水果只是其中之一,因部分水果過敏而無法食用的現象也非常普遍。一旦水果過敏,就有可能引起拉肚子的癥狀。

2、果糖不耐

有的人會對果糖不耐受。一般人體內都有足夠的果糖載體,是專門用來運送果糖,將其消化的,但有的人果糖載體不足或攝入的果糖太多,就會導致果糖難以消化,引起腸道滲透壓異常,就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癥狀。

3、水果被污染

天然的水果沒有經過清洗時,可能存在糞肥、細菌、寄生蟲等殘留,小孩、老人、腸胃疾病患者等腸胃薄弱人群攝入后,就會引發腹瀉、腹痛的癥狀。

二、“傷胃水果”被揪出,再喜歡也建議少碰

水果雖然沒有冷熱之分,但是有時候傷胃的不僅是溫度,還有可能是別的原因。這4種水果,才是真正的“傷胃水果”!

1、山楂

沒有腸胃問題的健康人群適量食用山楂能夠健脾開胃、促進食慾,相反腸胃不好的人群食用過量容易傷胃。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消化內科李濱副主任解釋:山楂含有大量的鞣酸、果酸、單寧等成分。鞣酸可能和人體內的蛋白質反應生成鞣酸蛋白,再結合腸胃內食物殘渣中的鞣酸、單寧等物質,容易形成結石。此外,果酸過量也會對胃部產生強烈刺激,從而引發或加重胃炎、反酸、胃潰瘍等胃部疾病。

2、獼猴桃

獼猴桃素有水果之王的美譽,少量食用能夠補充維生素C,但是吃得太多也可能引發胃部癥狀。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朱欣佚醫生解釋:中醫認為,獼猴桃性寒,長期大量食用會導致體內陽氣有損,因此引發腹瀉、腹痛。而現代醫學則認為,獼猴桃大量的維生素和果膠攝入太多,就會導致胃部負擔加重,胃酸分泌過多,引發泛酸、燒心等癥狀。

3、鮮棗

遼寧省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王興國提醒:鮮棗富含膳食纖維,尤其是棗皮部分,適量食用有助於控制血糖,也有益於腸胃,但是鮮棗水分不多,在加上棗皮堅硬鋒銳,過量可能會因對胃部黏膜產生刺激和損傷,尤其是本身有胃炎、胃潰瘍的人群,可能會加重病情。

4、李子

李子含有大量的單寧和植物酸,大量食用后可能會對牙齒和腸胃產生過度刺激,導致牙齒酸軟、胃酸分泌過多、腸胃不適等癥狀。

——那麼,水果怎樣吃才不傷身呢?

過敏:在接觸沒有吃過的陌生水果時,最好先少量食用,確定不過敏再適量攝入,同時警惕甜瓜、芒果等易過敏水果。如果確定對某樣水果過敏,就不要再吃,換其它水果即可。過敏可大可小,一旦出現癥狀,立即就醫治療,最好家中常備治療過敏的藥物。

低血糖:有的人在吃完荔枝后,會因低血糖出現乏力、頭暈、面色蒼白等癥狀,被稱為荔枝病。部分醫學研究認為這是荔枝中的次甘氨酸類物質引起的,而這種物質在荔枝未成熟時含量最高,因此最好買熟透了的荔枝食用,食用前吃點其他食物,避免空腹。

長痘:這是因為水果含糖量過高,人體攝入大量糖分導致皮脂腺分泌旺盛,因此要注意糖分攝入。

剌嗓子:部分水果刺嗓子,是因為蛋白酶刺激和損傷消化道黏膜引起的,而蛋白酶會隨著水果成熟減少,也會被高溫破壞,因此盡量食用成熟水果或加熱食用,即可避免。

此外,還有吃水果可能引發的燒心、泛酸、腹瀉等問題,這都要人們注意把握水果的攝入量,切勿過量食用。最關鍵的則是養胃護胃,擁有一副健康的好腸胃。

三、想養胃,怎麼做?

腸胃問題是當代人普遍面臨的挑戰,每個人都知道養胃護胃是好事,但具體該怎麼去做呢?做好3件事,或可遠離腸胃風險!

1、飲食清淡,膳食均衡

飲食清淡不光指的是遠離大魚大肉,還要遠離高鹽、高糖、高油脂和刺激性等食物,總結起來就是4少,“少油、少鹽、少糖、少刺激”。同時也要注意食物和食物之間的搭配,保證人體營養成分攝入的平衡。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給成年人1天的平衡飲食是:1份魚或肉+3份蔬菜+200-350克水果(果汁不可替代)。可以以此為參考,逐漸調整和優化自身飲食習慣。

2、規律作息,健康生活

腸胃也是人體的一部分,就像人體要晚上睡眠休息,白天工作活動一樣,腸胃也有自己的節律,長期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或節食、絕食,都可能造成腸胃功能受損。而想要養胃護胃,就要按時吃飯,規律作息,同時吃飯時注意細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嚥,避免短時間進食過多,造成腸胃負擔過重或損傷。

3、心態樂觀,控制情緒

樂觀的心態是健康的基礎。中醫認為,憂思傷脾胃,不良情緒會對腸胃功能產生負面影響,增加胃部疾病風險。現代醫學也認為,壞情緒可能會增加疾病的發病風險。因此日常生活,一定要學會控制情緒、疏解情緒,學會樂觀面對事物。

有人說:“人生最大的兩件事就是吃和睡”,做好這兩件事,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而不管是吃,還是睡,都要有一副好腸胃,這樣才能吃的輕鬆,睡得舒坦。生活中,大家一定要少食多餐,一天三頓7分飽,好好對待自己的腸胃。

參考資料:

[1] 《3種水果可能傷胃~這10類人最該警惕胃癌!》.人民網健康.2018-04-24

[2] 林國樂,《喝粥到底養不養胃?這些人喝了反而傷胃!很多人都不知道》.科普中國.2019-12-24

[3] 《白粥、麵條能養胃?消化科專家:你的養胃觀念要更新了》.生命時報.2018-07-1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