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髮、謝頂是「肥膩」中年人的專利?別幻想了,90後都開始買防脫髮產品了!不久前一組不同年齡層購買防脫髮產品的數據顯示,80後佔38.5%,90後36.1%。
不是已經禿了,就是在禿的路上……髮際線堪憂,別放棄治療,廣東省中醫院能給你一些「防脫妙招」。
如何判斷正常掉頭髮和脫髮?
發現掉頭髮,先別認定是謝頂的徵兆。一般正常人的發量有10萬根左右,每天掉50~100根,都屬正常,無需過度緊張。
正常人都不可能一根根數掉落多少頭髮,教你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
捏住50根左右頭髮的發根,輕輕捋至發梢3次,如果每次都掉6根以上頭髮,你很可能已經存在脫髮問題。
什麼導致脫髮嚴重?
西醫認為,脫髮是因為雄性激素刺激毛囊,毛囊萎縮導致頭髮養分不足而脫落。
不一定是因為雄性激素過多,也可能因為個人的毛囊對雄性激素比較敏感。
具體來講,脫髮可能是以下幾種原因導致。
1、遺傳
遺傳性脫髮,又叫脂溢性脫髮,從爺爺輩傳到爸爸輩,再傳到你身上。
這類人前額和頭頂的毛囊天生存在缺陷,且往往在青春期的時候,脫髮就初見端倪。
2、熬夜
熬夜不僅會讓人變醜變胖變笨,還會讓人脫髮……
熬夜,逼迫著身體多個器官強行加班,以保證身體正常運行,過程中會導致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刺激毛囊。如果本身有遺傳脫髮問題,熬夜會讓脫髮提前到來。
3、精神壓力大
當代年輕人,為了學習、為了工作,承受的壓力重如大山。
在萬分焦慮的情況下,身體多個系統工作「出小差」,內分泌失調,導致雄性激素分泌增多,脫髮還會遠嗎?
4、染燙頭髮
如今,小至十幾歲的少年少女,大至五六十歲的大媽大爺,都將染、燙頭髮視作一種時髦。
然而,大部分染髮劑都還有不少有害化學物質,它們會傷害我們的毛囊細胞,導致脫髮。
5、飲食太隨意
營養師、醫生一直在強調要均衡飲食、清淡飲食。但是,生活中不少人反其道而行。
只愛吃辛辣刺激、油膩重口的食物,這並不利於頭髮生長。
6、某些疾病引起
除去生活、飲食習慣,一些疾病也會引起頭髮。
比如皮膚病、甲狀腺疾病、多囊卵巢綜合征。出現這些疾病,及早就醫解決。
如何改善脫髮問題?
首先積極就醫,接受藥物治療。其次,生活中注意5個事項,可以説明防脫!
1、調整飲食
根據就醫診斷,按照脫髮問題根源做出相應調整。
如果是心緒煩擾所致,可多吃百合、蓮子、酸棗仁,可安神;
如果是精血不足所致,可多吃海參、大蝦、黑芝麻、核桃仁,補精益血;
如果是痰血阻滯所致,可多吃絲瓜、青魚、蓮藕、玉米,通絡化痰,説明毛發生長。
2、放鬆心情
脫髮與精神因素密不可分,改善心情也很重要。
別讓自己整日處於重壓之下,更不要長期熬夜。坦然面對脫髮的現實,盡力去打這場防脫戰役。
3、正確洗髮,合理護髮
洗頭水溫控制在30攝氏度左右;
洗髮頻率適當,室內工作者洗2~4次差不多,以防破壞頭皮屏障;
最好選含植物元素的洗髮水,更溫和,更不會造成頭皮敏感。
梳子選用黃楊木梳或豬鬃頭刷;
扎頭髮不要太緊,否則可能惡化脫髮問題;
避免頻繁染髮、燙髮、拉發,每年1~2次為宜;
洗頭后別太用力反覆擦,天熱可選擇自然幹,天冷用吹風機,使用時離頭皮不要太近。
脫髮者每天還可進行頭皮按摩。具體方法是:
十指當梳子,從前額向後腦勺梳理,再從頭頂向兩側鬢角梳理;
食指點按太陽穴、風池穴、風府穴、百會穴,注意力度別太大,有助頭皮血液流通。
最後提醒大家,防脫要堅持!祝各位脫髮族「要發」(2018)年能留住頭髮!
參考資料:廣東省中醫院-封面|脫髮是「肥膩中年」的專利?連90後都在買防脫產品了!這條微信專門拯救你的髮際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