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軍今年49歲,兩年前因為胃部不適到醫院檢查,胃鏡報告提示“萎縮性胃炎”,醫生叮囑他要做好日常護理,定期複查。然而由於工作忙,加之健康意識不強,黃軍照樣每天忙著喝酒應酬、熬夜加班。即便有時感到腹脹,噁心,胃疼,也當是胃炎發作,吃了葯后便不再管。
直到月初,黃軍發現自己體重大減,且總是有便血的情況,他才匆忙趕到醫院複查,結果發現胃炎已經癌變。
一、胃炎會發展成胃癌嗎?
數據顯示,中國腸胃病病發率逐年升高,目前國內腸胃病患者數量已經高達1.2億, 而胃癌的新發病例每年達到40萬左右,佔了全球新發病例的42%,而醫學調查發現,胃炎和胃癌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
1、胃炎發展成胃癌一般會經歷四步
胃癌的產生並非一蹴而就,從胃炎發展到胃癌一般會經過4個階段,分別是: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癌。這個過程有人僅僅幾個月就達成;而有人則需要經歷幾年、十幾年;有人則永遠不會癌變,關鍵就在於,你是否“踩住了剎車”。
①慢性淺表性胃炎:顧名思義,淺表性胃炎就發生在胃黏膜表面的炎症,通過腸鏡檢查可觀察到粘膜表面細胞沁浸潤和組織水腫的癥狀。
②慢性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被認為是一種癌前病變,通常是由淺表性胃炎長期不愈或癥狀加重,導致患者的胃黏膜變薄和萎縮。
③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黏膜在慢性炎症的長期破壞下,會觸發機體的自我修復功能,在修復時萎縮的胃黏膜腺體會逐漸被腸粘膜腺體細胞更換,這種現象就是腸上皮化生。它也是癌前病變之一。
④胃癌:胃癌是在前面三個階段長期影響下致癌風險不斷增加最終產生的結果,患者往往會出現大便變黑、腹部不適且難以緩解、身體乏力、體重下降等癥狀。
2、慢性萎縮性胃炎需重點留意
國內的一項隨訪調查數據顯示,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即便治療和預後都非常好,癌變率在5-10年內仍然能夠達到3%-5%,10年後則會升高到10%。此外,輕度異型增生會增加2.5%-11%的癌變風險,中度異型增生會增加4%-35%的癌變風險,而一旦發展到重度異型增生癌變風險則有可能升高到10%-83%。
種種數據顯示,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引發胃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二、警惕慢性萎縮性胃炎向癌發展
慢性萎縮性胃炎對癌症風險的影響如此之大,似乎只要患上它,不管能否治好,癌變風險就已經存在了,那麼慢性萎縮性胃炎又是從何處而來呢?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由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所致,包括藥物刺激、酒精損傷、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飲食不節和遺傳因素等。此外,人體衰老也伴隨著一定程度的生理性胃部萎縮,但通常程度較輕。
萎縮性胃炎患者常會出現隱痛、飽脹不適、消化不良等癥狀,有時伴隨噯氣、反酸、厭食等癥狀。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變,但並非一定會轉變為癌。在這一階段,要留意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及時干預,阻止癌變。若身體出現以下異常,要警惕是胃炎癌變的表現:
1、疼痛性質和規律發生改變
胃炎和胃癌都會導致患者出現上腹部疼痛的癥狀。患有胃病的人如果出現疼痛性質和規律改變的跡象,就要警惕起來,比如原來只是飯後疼,現在卻突然變為晚上睡覺疼,出現這樣的改變要考慮是胃部情況惡化導致。
因此,提醒有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特別是40-50歲左右的男性患者,若近期內上腹部疼痛的性質和規律發生了改變,且經過2-3個月的常規治療后仍無明顯好轉,均應儘早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
2、無故腹部不適
慢性萎縮性胃炎導致的腹部不適,如胃部悶脹、厭食、消化不良,伴有泛酸等,在發病前往往有外界刺激原因,若在胃炎控制階段,卻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腹部不適,並且伴隨有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胃脹、反酸等表現,口服藥治療效果不好,時好時壞,則要警惕胃癌的可能性。
3、便血
胃癌患者早期可能會出現少量的上消化道出血情況,通過胃鏡檢查或者糞便隱血試驗可以發現。若出現嘔血或黑便時,提示出血量較大,癥狀較為嚴重,應立即就醫。
4、不明原因消瘦
腫瘤生長時會和其他細胞爭搶營養物質,腫瘤細胞的分泌物對人體的刺激也有可能使得體重下降,再加上胃癌本身會引起腸胃癥狀,影響患者的食慾和營養吸收,因此很多患者都會有消瘦癥狀,身體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消瘦就要小心胃癌了。
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切忌以癥狀來直接判斷病情,臨床治療發現,有些患者癥狀越明顯有可能病情較輕,反而是無癥狀患者往往病情較重,因此應以胃鏡檢查結果為準。
胃鏡是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唯一檢查方式,也是醫學界公認的胃病檢查“金標準”!醫生通過胃鏡可以最直觀地看到患者胃部的情況,由此判斷出胃部有無萎縮、腸化、瘤變、黏膜顏色、異狀、平整度等等。
此外,胃部黏膜組織的活檢和後續有可能要做的手術治療也要藉助胃鏡進行,由此可見,胃鏡的重要性現階段是無可替代的。
三、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如何阻止癌變?
1、及時根除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是增加胃炎癌變風險的“助推器”,研究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患胃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出3-6倍,因此,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發生癌變有良好的預防作用。
研究顯示,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對於癌前病變組織病理學的好轉有利,可以明顯減緩癌前病變的進展,並有可能減少胃癌發生的幾率。
2、定期複查
對付癌症最好的方式就是預防和早篩,根據自身的胃癌風險,不同人群的定期複查計劃也有所不同,比如:萎縮性胃炎患者伴有腸化生、異型增生等高危因素,則1-2年定期做胃鏡和病理檢查;中、重度萎縮患者一年一次定期胃鏡檢查;輕度異型增生6個月一次隨訪;重度異型增生患者要馬上根據內鏡和活檢結果,決定是否需要手術。
參考資料:
[1]《萎縮性胃炎不可逆?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2021-12-04
[2]《從胃炎到胃癌,僅僅只有4步!》.醫學界.2018-10-1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