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睡眠日 ,年輕人為了睡個好覺拼了
更新于:2025-03-26 03:37:16

文 | 五環外OUTSIDE,作者 | 馬一新‍‍‍,編輯 | 車卯卯

世界睡眠日,記得睡個好覺‍‍‍‍‍‍‍‍‍‍‍‍‍‍‍‍‍‍‍‍‍‍‍‍‍‍‍‍‍‍‍‍‍‍‍‍‍‍‍‍‍‍‍‍‍‍‍‍‍‍

每個週五,都是職場人心照不宣的“充電日(摸魚日)”,尤其,當週五撞上世界睡眠日,“牛馬們”紛紛表示,只想要早點回家,睡個好覺。

28平面設計師陳默,從中午起,就把平時喝的雙倍濃縮咖啡換成了花茶。她決定本周用修復代替狂歡,這個週末的充電計劃,從週五晚9點躺到床上,10點進入睡眠開始。

“健康”“養生”“補氣血”日漸進入年輕人的生活關鍵詞。“睡個好覺”是讓這一切事半功倍的關鍵。

懂得“停下來也是一種進步”的年輕人,正在把“睡個好覺”作為生活的新尺規

睡個好覺,年輕人享受世界的門檻

王忻的時間表裡,睡眠是雷打不動的第一優先順序。

“規律的睡眠能讓我每天多出2小時高效時間。別人起床犯困時,我已經處理完郵件;白天同事靠咖啡硬撐,我的大腦像跑著最高頻率的CPU,反應力和專注力都很強。”

這一切都從她過去兩年堅持“睡個好覺”開始。

作為00后新晉職場人,王忻最開始面對工作的強度,常常覺得自己專注力不夠,在工作上顯得有些吃力。

起初她只想給自己買一點大腦補劑,買前在京東互聯網醫院諮詢過後,線上三甲醫生建議她可以從作息抓起。

王忻隨即就給自己買下了第一個助眠產品:白噪音機。

商品收到使用后,機器自帶的“雨打芭蕉”的聲效,意外喚醒了她兒時在老家屋裡聽雨的回憶,那晚她睡了入職以來最沉的一覺。智慧手錶顯示,她這一晚有長達8.5個小時的睡眠時長。

她也是從那時開始注意到,平時沒由來的疲憊、焦躁、無力感,很可能都源自睡眠質量不夠高。

王忻察覺到睡眠對身體的影響后,很快就變成了“助眠產品”愛好者。截止目前,她已經養成了一套最適合自己的“睡前流程”。

工作日晚上9:40,王忻常會坐在床邊開始泡腳,泡腳桶水溫必須控制在42-50。吃下今天的堅果份額,3顆巴旦木2顆核桃”是她的一貫配比。擰開香薰機,薰衣草霧氣升騰,伴隨白噪音機器裡傳來篝火燃燒的噼啪聲。

通過這些步驟鬆弛下緊繃的神經,王忻會再把有聲書或播客設置成“半小時後自動關閉”,11點之前,她就能順利進入睡眠。

像王忻一樣,調研中還有34.2%的人同樣保持常態化高品質的睡眠並從中受益。

在他們看來,“睡個好覺”猶如萬能解藥:81.3%的人認為“睡個好覺”能讓人精力充沛、身心放鬆,65.8%的人認為能夠提升記憶力和專注力,還有治癒情緒(60.6%)、最具性價比的養生(57.5%)、整個人的重啟(49.2%)也是“睡個好覺”帶來的正向價值。

白天緊繃的神經和累積的情緒,最終都在睡眠中,化作電子手環里平穩的綠色波形圖。

年輕人開始重視睡眠的很多正向價值

當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意識到睡眠的重要性。

在深夜的城市中,有無數個王忻正在完成自己的“入睡儀式”。大家在改善睡眠問題這件事上,都努力尋找適合自己的助眠方式和產品。

這個週五推掉聚會的陳默,打算下班直接回家,晚飯後給家裡來場大掃除。靠輕體力活動燃燒掉剩餘體力後,再帶上新買的眼罩、耳塞早早入睡。

對當代年輕人而言,享受世界不需要過高的門檻,只需要睡個好覺後,精力充沛自然醒的清晨。

睡不好覺的年輕人,開始花大價錢臥室改造

同時,還有另外一群人,認為“睡個好覺”是一種願望甚至奢望。

習慣性熬夜晚睡、白天易疲憊困乏、睡眠淺易驚醒、夜裡醒後難入睡……因工作壓力、生活壓力、個人情緒等各種原因,越來越多人正在飽受睡眠困擾

在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的調研中,43.2%的人表示“睡個好覺”是一種願望,“每天讓我不睡覺的誘惑太多,比如追劇、遊戲、跟朋友聊天……所以每天都很晚睡”,還有22.6%的人認為是一種奢望,“工作太多,壓力太大,身體問題,睡不著,睡不好,好想好想睡個好覺”。

“睡不好覺”也要細分具體原因

任楠顯然屬於後者。

又是一個失眠夜,他已經不記得今夜翻來覆去了多久,後頸處傳來的鈍痛像一根生鏽的螺絲釘,每次翻身都伴隨著一定程度的隱痛,始終找不到舒服的睡姿。

他實在忍不住掏出手機看一眼時間,刺眼的螢幕上顯示已經接近淩晨四點。

作為廣告公司的美術指導,95年的任楠頸椎早已被十年伏案工作熬成戰損版。受頸椎導致的睡眠障礙有年頭了,而休息不好又會加重頸椎問題,睡眠至此徹底陷入一場惡性循環,“睡個好覺”對他來說是絕對的奢侈品。

直到某次失眠夜,他偶然把塌陷的舊枕頭翻面,竟意外獲得6小時連續睡眠,至此他開始嘗試各種功能和材質的枕頭。

三年裡陸續換了十幾個枕頭后,任楠終於能順利入睡。甚至去出差旅行,都要帶著那款最適合自己的睡枕。

護頸枕不僅托起了任楠的頸椎,還成為了他“睡個好覺”的支點。

助眠枕頭也有相應細分功效

從這之後,任楠就熱衷靠更換家居提升睡眠品質,他的臥室改造史,堪稱一本睡眠自救指南。

2020年,他相信淺色床單能舒緩神經,買過一批床上四件套;2021年開始陸續購入遮光窗簾和智慧床墊。

常年困擾任楠的腰椎和骶髂關節問題,也隨著“臥室改造計劃”開展並找到了合適的寢具后,得到了一定改善。

很多像他一樣的當代年輕人,在意識到睡眠的重要性后,為了實現睡個好覺算得上煞費苦心。

在助眠產品上做的功課、儀器反覆調試的參數、從心理到身體上的反覆調整,都盼望最終能化作均勻的呼吸聲。

41.3%的人選擇舒適性高的枕頭讓自己“睡個好覺”,36.6%的人選擇舒適的四件套、被子等,還有31.2%的人選擇遮光窗簾或窗紗。京東數據顯示,2024年酒店睡感床墊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00%,智慧床墊同比增長80%,軟管枕、記憶枕成交額分別增長159%77%

購物平台內部採銷大洋說,“目前舒適性高的枕頭主要以記憶枕和乳膠枕為主,記憶枕能根據頭型和重量來塑形,提供全方位的支撐。例如,現在熱度很高的亞朵星球第2代深睡枕pro,它能時刻貼合頸椎,給頭和頸恰好的力,讓頭頸更放鬆。還有水星家紡的人體工學記憶枕,以‘頸線追蹤科技’為技術支撐點,可以延長深睡時長。乳膠枕透氣性好,能防菌防蟎,特別適合敏感肌膚人群。”

睡個好覺,年輕人生活的核心目標

“睡個好覺”,已經成為九成年輕人2025年的生活質量關鍵詞。

如果讓大家給工作、生活娛樂、睡覺、運動、吃喝等生活事項排個序,超四成人會將睡覺排在第一位,35.6%的人將睡覺排在第二位。

睡眠,力壓其他生活必要需求

年輕人剛剛開始注意自己的睡眠問題,一般是從觀測自己的睡眠時長開始。

有人會根據智慧手環檢測到的數值發現,睡6個小時和8個小時,會讓第二天的狀態有著天差地別。

並且在睡眠問題被廣泛重視之前,大家也或許沒有深究過,為什麼明明睡了8個小時,早上還是疲憊困倦渾身酸痛。“睡個好覺”意識的成功滲透,也讓大家除了關注睡眠時長外,也開始留意睡眠品質。

意識到問題的所在,就是奪回生活主權的第一步,當下八成人已經或願意嘗試助眠產品讓自己“睡個好覺” 41.5%的人嘗試過3種及以上助眠產品。

蘇洋在很多年裡,一直以為自己的頭暈乏力,是身體因肥胖帶來的亞健康表現。直到一次晨起眩暈去醫院就醫,才發現他的血氧已經掉到80以下。大夫告訴蘇洋,他已經有很嚴重的“睡眠呼吸暫停症”,建議夜間使用呼吸機。

用呼吸機的助眠效果是立竿見影的,他戴著呼吸機睡了一晚,用於夜間監控的血氧儀顯示,晚上兩次監測血氧都在95以上。

蘇洋第一次感受到“睡個好覺”對身體的作用力,頭暈消失,世界也變得清明起來。

也有像青青一樣的年輕人,起初只是想搞點睡前儀式感。

噴了睡眠噴霧的枕套,不同香味的香薰蠟燭,滴了助眠精油擴香器,都以意想不到的形式,讓很多年輕人從“被動休息”邁向“主動修復”。

在她的網購訂單記錄里,已經連續兩年購入同一品牌薰衣草精油,在她看來,熟悉的味道能關閉焦慮開關,大腦神經會自動記住“睡個好覺的味道。”

“當代人正在重構嗅覺記憶,通過氣味錨定放鬆狀態。薰衣草香具有鎮靜和放鬆的效果,其助眠效果廣為熟知,還有像檀香等一些木質調的香氣能舒緩神經,營造寧靜氛圍,適合冥想和放鬆”,京東香薰品類採銷薇薇指出。

還有人天生就是淺眠者,對聲音和光線的感知都異常敏感。

林薇從21歲開始,就在醫生的建議下,定期定量服用艾司唑侖。也直到眼罩、遮光窗簾等產品的不斷進步,她發現自己原來是可以健康進入睡眠的。

現在,她已經習慣睡前在臥室開一個小時的空氣凈化器,加上深睡控溫床墊、加高乳膠枕再配合睡眠耳機,到今天,林薇已經一年多沒有服用過任何睡眠類藥物。

每樣助眠產品都有自己對應的受眾

在英國科學家馬修·沃克所著的《我們為什麼要睡覺?》一書中,我們不僅可以得知睡眠的重要性,還更能看出“睡個好覺”對我們身心健康、情商智商以及記憶力、運動力、創造力和食慾的影響。

“睡眠是健康晴雨錶、情緒的溫度計”,可以說“睡個好覺”就是健康生活的地基。

很長時間以內,年輕人面對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把睡眠時間和質量當作可壓縮的成本。而當下,大家都在逐漸意識到“睡個好覺”的重要性。

睡眠意識的覺醒,也同樣撐起了睡眠經濟,對年輕人來說,每一份下單購買的助眠產品,都是重構生活秩序的工具。

掌控睡眠就是重新掌控人生的第一步,大家都可以從這個世界睡眠日開始,早點休息,睡個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