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重新下注RGB LED,電視技術競爭走向多元化 | AWE 2025
更新于:2025-03-26 12:49:46

在AWE 2025上,電視成為最吸睛的產品,一方面,自身的顯示能力讓其能呈現的內容相比其他家電產品更加多樣,同時,當前電視動輒100英寸起步的巨大顯示面積,讓其形態上不再像是傳統的電視,而更像一面“能顯示的牆”,這也成為了讓很多觀眾駐足展臺的重要原因。

顯示技術方面,Mini LED、QD-OLED、RGB-Mini LED、激光顯示等新技術也層出不窮。而提到電視的顯示技術,就不得不提索尼,從1968年推出特麗瓏技術,到後來液晶時代的動態背光系統,索尼持續推動顯示技術發展。

然而,過去幾年,伴隨技術路線的日益多元化,顯示產業的競爭變得更加複雜,索尼也在探索新一代顯示技術,3月20日,索尼對外發佈了新一代顯示技術:RGB高密度LED顯示系統。

該技術通過獨立控制RGB三種原色LED背光,實現了更廣色域、更高亮度以及更精準的色彩控制。據索尼電視總部首席工程師相馬邦彥介紹,這項技術源自索尼20年的背光技術積累,從2004年推出全球首款RGB LED背光電視QUALIA 005,到後來X4500、Z9D等採用不同背光技術的產品,再到Mini LED技術的搭載與基準級監視器產品線的持續反覆運算等等。

鈦媒體APP注意到,在此次新發佈的RGB高密度LED顯示系統中,RGB三種原色LED背光可以單獨驅動,從而實現99%的DCI-P3和超過90% BT.2020色域空間覆蓋,同時,這項技術將會提供4000nits的峰值亮度,新系統還將引入了96bit背光控制技術。

相馬邦彥指出:“RGB LED背光技術雖然擁有比現有背光技術更大的潛力,但控制難度也相應有所提升。為了精確還原色彩,索尼專門開發了全新的背光控制晶片,針對每個RGB子圖元進行獨立亮度調節,確保明亮區域不會出現白色裁切,暗部區域也能清晰呈現細節。”

值得注意的是,索尼時隔20年後,又重新回到了RGB LED背光技術的路徑中,對於此前該技術為何沒能實現規模化量產並推向市場,相馬邦彥回應稱:“過去成本是主要障礙,經過多年技術和生產設備的優化,RGB LED的成本已經降至合適區間。此外,隨著大屏顯示的需求不斷增長,這一技術有望成為未來顯示技術發展的趨勢。”

此外,索尼中國消費電子營業本部總裁謝飈則談及了AI在電視中的應用,據他所說,索尼早在2021年就已在電視產品中引入了認知型AI技術的XR晶片,用於畫面偵測和交叉分析。謝飈強調,索尼不僅關注技術本身,更重視這些技術如何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視聽體驗。

而對於目前行業追求高峰值亮度的趨勢,索尼中國家庭影音娛樂市場部高級經理趙圓圓指出,亮度僅僅是電視畫質表現的一個指標,綜合的觀感體驗才是最重要的,過高的亮度不僅實用性低,還可能造成視覺疲勞。“索尼更注重亮度、色彩精準度、對比度以及灰階控制之間的綜合平衡。”她提到。

在鈦媒體APP看來,索尼此次發佈的RGB高密度LED顯示系統也進一步體現了其“從鏡頭到客廳”的產業鏈優勢。目前,索尼也是行業中唯一一個擁有從前段製作到後端放映的終端電視品牌。

所謂“從鏡頭到客廳”,其實是索尼通過設立統一的色彩科學標準,打通從電影拍攝、監視器監看、後期製作到家庭觀看的完整鏈路。但以往大家總是將關注點集中在視覺層面,趙圓圓透露,索尼在開發新產品時,除了視覺層面的調優以外,還會邀請索尼影業的專業混音師參與產品測試,以確保家庭用戶獲得接近影院級別的音畫體驗。

此外,索尼還與中國國內的視頻流媒體平臺合作,共同開發了騰訊極光、酷喵、奇異果專屬的畫質校準模式,以進一步提升使用者在流媒體平台的觀看效果。

面對國內日益激烈的電視市場競爭態勢,針對索尼如何鞏固其高端品牌定位,謝飈坦言,索尼的產品戰略以技術創新而非規模競爭為主導。他認為,高端電視市場對於高品質的視聽體驗仍有強勁需求,索尼將繼續通過技術創新保持競爭優勢。

在鈦媒體APP看來,雖然RGB高密度LED技術展現出很強的市場競爭力,但其落地和普及仍面臨成本、市場認知度等多重考驗。同時,隨著其他顯示技術也在快速反覆運算,如OLED、鐳射投影等,索尼的挑戰將不僅僅是技術本身,而是如何在消費者逐漸被多元技術路徑分流的市場環境下,繼續保持高端品牌的形象並守住高端市場。(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 作者| 鄧劍雲 編輯|鍾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