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小白象”和紅色的“小刺蝟”兩枚書籤拼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心形。在3月21日朵雲書院·戲劇店開幕的2025上海·第四屆書店自有文創節上,1927魯迅與內山紀念書局設計的一件書籤文創充滿巧思。店員付小姐介紹,魯迅與徐廣平的《兩地書》溝通,兩人的昵稱分別為“小白象”和“小刺蝟”,擁抱為心形的書籤,巧妙映射了他們的愛情,“我們書店坐落於上海甜愛路附近,來到書店的情侶,也許就會買一個這樣的書籤作為紀念。”
文創產品如今成為書店在書籍之外重要的產品,不少書店開發了自己的文創產品,獨特的文創彰顯書店個性,也成為讀者瞭解書店的重要一環。本屆書店自有文創節的主題是“好禮字造”。外文書店、逗好文化、上圖公司、讀者書店、鐘書閣、如苔書店、1927·魯迅與內山紀念書局、大隱書局、上圖書店等13家書店攜800餘種自行開發、合作經營等自有文創產品在現場進行展示銷售。現場購買者還能享受三到八折的折扣。
書店文創各具特色
世紀朵雲帶來極具上海特色和書店風格的好物,“蹦嚓嚓”搪瓷杯、“嗲杯”、朵雲原創絲巾……每家朵雲書店都有專屬文創,今年2月朵雲書院·復旦管院店正式開業,“金色穹頂”透光書簽也出現在文創節上,其靈感源自復旦管院政立校區標誌性建築霞光頂。
上圖書店帶來了140多個品種的文創產品,是本屆文創節展銷文創產品最多的書店。外文書店推出企鵝蘭登聯名文創系列,包括米色帆布包和限量裝飾畫。“花沁書香”磁吸徽章系列靈感源自1930年代紅磚大樓及上海花卉。現代書店今年推出虹口書會系列文創,融合書香與城市記憶。還有木質玩偶、水墨畫印、絲綢之路書籤屏風及3D生肖紙模等傳統紙藝產品。
來自上海人民出版社旗下文創品牌“逗好文創”展出60余種文創好物,其中包含榮獲2024年“上海禮物”的印象南京路拼圖、魔都系列等上榜文創,以及諾獎紀念款潮流包、職場態度系列等新品。
上海圖書公司展示了桐陰論畫瓷板畫擺件、書協副主席徐慶華印章周邊文創、戴敦邦繪四大名著系列文創、上海主題冰箱貼、三星堆主題文創、貴州非遺手作等以開發庫藏品、與海派藝術家聯名、推崇中國優秀非遺文化為主的文創產品。
讀者書店推出《讀者》雜誌靈感文創,包括《讀者日曆2025》、封面冰箱貼、鋼筆禮盒等,用書香裝扮生活。如苔書店以春日輕裝為主題,推出極簡出行系列。1927魯迅與內山紀念書局為紀念《引玉集》出版90周年,推出以原書封面為主題的讀書筆記本。鍾書閣將城市風貌融入文創,推出“城市活版印刷系列”明信片/書籤,融合當地自然韻味與人文傳統,講述上海、深圳、廣州、都江堰、煙台等城市故事。
隴上書店推出校園文創系列,靈感源自校園地標、學科特色和青春記憶,涵蓋筆記本、書籤、徽章、帆布包等單品。設計融合通海湖、圖書館、實驗儀器等經典元素。大隱書局以旗下印象武康主題店的文創產品參展,從海派特色建築的積木和拼圖,到充滿上海風貌的特色冰箱貼,每款都是精美的文化特產。
邃雅書局推出地域特色文創,靈感源自地方文獻和非遺傳拓技藝。包括《南石橋》拓印冰箱貼、奉賢海塘紙巾盒、民居書立及“奉賢的橋”透卡,展現奉賢千年江南文化。現場還可體驗金石傳拓非遺技藝。
文創在書店中重要性日增
本屆上海市書刊發行行業協會、上海聯合書業會展有限公司主辦的自有文創節,設立了三天六場“文創節·下午2點分享會”主題活動,由上圖書店、世紀朵雲、讀者文化、逗好文創、大隱書局以及1927魯迅與內山紀念書局分別推介特色新品,既讓讀者發現特色文創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蘊及腦洞創意,也是行業內創意的交流分享。
上海市書刊發行行業協會秘書長汪耀華介紹,目前,上海的各類書店都已將文創銷售列入與圖書等出版物、咖啡簡餐並列的三合一銷售主體,產品也從文具、文教用品轉向更為寬泛的文創產品。
眾多書店已不滿足單純的經銷,而是通過引進、聯合或自主開發文創產品,將厚重的文化底蘊凝結在小小的物品中,提升文創的文化價值和銷售潛質,不僅點綴愛書人的生活、工作空間,還能藉助這些精美的產品,將文化更好傳播,滿足不同讀者群體的多樣需求。
如今,文創在書店的陳列空間和銷售比重越來越大。如上圖書店、如苔書店、大隱書局前灘店的文創經營面積已達60%+。
目前,多數書店的文創銷售仍局限於自有門店和網上平臺,如有讚、淘寶等。也有少部分書店已拓展到界外,如上圖書店、逗好拓展到商場,百新書局的文創拓展到各地書店,讀者書店拓展到一些博物館、藝術館和文創館等。
書店自有文創節的創辦,為上海書業自有文創構築了一個交流平臺,如何將圖書等出版物與文創融合經營,解決書店之間互助、共贏,突破書店場所限制,擴大自有文創品牌輸出,已經成為業界普遍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