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工業史,我們總能看到“顛覆”與“崛起”不斷上演的戲碼。
從昔日稱霸一方的諾基亞沒落退出主流市場,再到蘋果、小米等後起之秀扛起智慧手機大旗,這樣的輪迴詮釋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沒有哪個行業會永遠停滯,更沒有誰能永遠穩坐王座。很多時候行業格局看似牢不可破,但在變革的洪流下,一切舊格局最終都要接受新力量的衝擊。
在汽車產業,你同樣能清晰地看到類似的軌跡: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全球車市由外資廠商牢牢佔據,那時國內消費者選車的首要標準往往是品牌logo,選車關鍵詞是德系、美系還是日系,是渦輪增壓、阿特金森循環還是大V8。那時沒人會料到,純電動、智慧化會在下一個十年裡迎來爆炸式增長。
再往後十年,特斯拉用純電動化的驚艷表現改寫了市場規則,一款Model Y就幾乎統治了大部分“想體驗智能電動車”的消費者心智,幾乎成為了智慧電動的“代名詞”之一。
然而,市場的天平始終會遵循“動態平衡”的原則。本土新能源勢力逐步開始成長,中國品牌在智能駕駛、動力電池、整車研發等核心領域的持續發力,逐步將市場的話語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進入2025年,特斯拉1、2月的在華市場銷量分別同比下跌11.5%、49.16%,曾經一家獨大的地位正被逐步“稀釋”。
在這股浪潮中,一個全新的本土品牌——樂道,近期受到了市場的熱議。不僅是因為其首款車型樂道L60從產品的發佈到上市始終將Model Y錨定為核心競品;更是因為其背靠蔚來公司超600億元研發積累與技術優勢,讓公眾對它的首款產品賦予了極高的期待與討論。
設想很美好,但樂道所定位的20萬級的純電家用領域競爭激烈,相比蔚來所處的高端純電市場有著本質的差距。樂道的答案是構建起自己的體驗“護城河”——借力蔚來超過600億元的研發投入、完善的換電生態網路以及成熟的整車工程經驗,讓樂道從起步階段就擁有了別家難以企及的資源。
在此背景之下,樂道的首款產品家庭智慧電動中型SUV——樂道L60,一經問世便迅速收穫了市場的極大關注。
有人認為,樂道L60找到了純電SUV使用者真正的需求痛點:兼具技術實力與使用者友好度,懂得用誠意與創新來吸引消費者。
而特斯拉Model Y在這個價格區間一直被視為“標杆”,只是隨著市場和使用者需求的演變,再加上競爭對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Model Y的位置已沒有此前那麼穩固。這場“新老對決”中,我們不難發現,新能源汽車的新一輪大洗牌正如當年手機行業一樣,正在醞釀和發生著。
如果說特斯拉在用“煥新Y”來鞏固地位,那麼樂道則是希望用樂道L60打破長久以來的格局。從“換電自由”到“全域智慧”,樂道用一套新打法,衝擊著特斯拉的老秩序。
要想真正看清一款新車的“底色”,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與同級對手正面硬碰硬。
特斯拉在國內市場多年來積累了龐大的用戶群體和極高的品牌知名度,其推出“煥新Y”的目的,既是順應對智慧電動的反覆運算升級,也是為了在愈發激烈的競爭中捍衛已有的優勢。
然而,在消費者對於智慧、舒適、能耗等需求日益多元化的當下,“換湯不換藥”的改款可能並不足以長久維繫品牌競爭力。相比之下,樂道L60則用讓人眼前一亮的硬核配置正式挑起這一場“王朝對決”。
以電動車最重要的加電體系為例,在絕大多數用戶眼裡,純電動車最大的痛點依然是“續航焦慮”,這甚至比價格和品牌更能左右購買決策。
特斯拉的產品雖然尚能依靠其三電技術積累,實現出色的能耗管理,包括最新的“煥新Y”也在續航方面做過不少升級,不過依舊只是在傳統的快充路徑上“縫縫補補”。
而樂道L60則依託蔚來能源的加電體系另闢蹊徑,給使用者提供了一套可充可換可升級的加電方案。再加上900V高壓平臺帶來的高效充電與車輛性能提升,“續航焦慮”這個橫亙在使用者面前的大山,正在被換電與智能化技術一步步瓦解。
更重要的是,樂道所普及的可充可換可升級並不是“噱頭”,而是真正能為使用者省錢、省心、省時的生態體系。電池作為純電動車最核心、也最昂貴的部件之一,如果只靠充電樁或快充長久使用,難免對動力電池的壽命及性能產生影響,這一物理特性疊加上電池高昂的重置成本是造成純電車型快速貶值和短壽的核心問題。
而換電體系,不僅可以實現3分鐘快速換電,還能對電池進行更合理的充放電管理,將面臨老化或性能下降的電池包進行返廠處理或回收,從長期使用週期來看,樂道L60的換電體系不僅方便,對整體擁有成本也能起到明顯的削減作用。
相較之下,包括特斯拉在內的大部分主流新能源品牌並沒有在電池維護和長期升級方面有類似的“一體化”解決方案,煥新Y所強調的僅是一系列軟體端的更新與續航小幅度的提升,整體思路依然圍繞傳統充電模式打轉。
至於很多用戶最關心的電池成本和後期維護,樂道的使用者還可以選擇BaaS(Battery as a Service)租電模式,花更少的前期投入,享受靈活的用車體驗。
選擇租用電池方案后,使用者需要支付的購置成本會在整車買斷價格上降低57,000元,以按月支付租金的方式使用電池,將購車成本拉低至14.99萬元的超低價格。目前樂道的產品體系內有60度和85度兩種規格的電池,通過換電模式,可以讓原本使用60度電池的用戶根據自身需求按日、按月、按年靈活升級成85度的長續航電池;此外,在面臨電池老化或升級需求的時候,用戶可以直接在換電站完成更換,無須再為舊電池的維護、重置問題勞心費神。
這一思路不僅有助於提升用戶體驗,同時也可以極大提升社會資源的利用。進入2025年,工信部再次發文促進換電模式的發展。在銷售端,安徽省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發佈促進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相關政策,對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推廣的企業給予專項獎補,包括蔚來、樂道旗下的換電車型均可享受專項補貼,從經濟性和便利性層面來看,換電車型的優勢格外明顯。
在“造車新勢力”的語境中,汽車不僅是代步工具,更是一個行動的智慧終端。
特斯拉一直將自動駕駛與智慧座艙的先進性作為自身的標榜。然而,市場的發展速度遠超想像,很多國產新能源品牌在智慧化上正實現“彎道超車”。
特斯拉的車機系統一直以“簡約高效”著稱,極簡的中控屏設計、強大的語音交互和遠端OTA升級能力,讓它在早期市場上形成了鮮明的科技標籤。
然而,隨著使用者對智慧座艙體驗的需求不斷升級,特斯拉的這種“極簡”風格逐漸暴露出一些短板:一方面,國內消費者普遍更喜歡物理按鍵操作與觸控屏並存的交互方式,而特斯拉極度依賴螢幕操控的設計並不完全符合本土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尤其是諸如換檔等需要高頻操作的功能;另一方面,特斯拉車機系統的生態封閉性較強,許多中國使用者常用的APP、影音資源無法直接使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車主的娛樂體驗。
樂道L60在智慧座艙方面的思考更多契合了中國市場的需求,高通驍龍8295P的晶片以及24GB車規級運行記憶體+256GB高速儲存的配置,相較特斯拉的車機平臺,在硬體、算力、回應速度、圖像處理能力等方面都實現了代際躍升。
配合自研的整車全域操作系統,整車在語音交互、車機流暢度以及多任務處理等環節都能擁有足以媲美高階智慧手機的實力。無論是開關車窗、調節座椅加熱,還是控制空調、導航、播放音樂,用戶都可以通過自然語言進行操作,並且支持連續對話和免喚醒模式,回應速度、適配功能、長期OTA能力均有著極高的冗餘。
在智能駕駛層面,特斯拉引以為傲的FSD雖然終於在華獲得了推送許可,但相較於美國,國內的交通環境及路網密度更為複雜,交通法規和交通標誌也存在巨大差異,“一本駕照分不夠扣”的調侃也說明其適配度仍舊需要時間來繼續打磨。並且對於特斯拉用戶來說,如果要想體驗全量的FSD功能,需要在原車價的基礎上再額外支付6.4萬元進行訂閱。
相比之下,樂道L60所擁有的城區NOA(Navigate on Autopilot)更切合中國的交通環境,在蔚來超20億公里的中國道路智駕數據的支援下,城區NOA可以在城市道路中實現更精細的導航輔助功能,更好地貼合本地使用者的使用習慣。畢竟,一款車在國內的體驗究竟好不好,往往不只看硬體參數,還要看它是否真正理解中國複雜且瞬息萬變的交通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樂道L60的高速與城區NOA三年免費的權益,對於喜愛長途出行或經常跑城市高架的用戶來說無疑會是一個重大利好。
回溯樂道的成長之路,或許可以總結為“懂使用者”。如果說傳統車企多年來形成的品牌積澱是一種“定勢思維”,那麼本土新能源品牌則以一種更加大膽、開創性的方式去回應市場需求。
首先,針對家庭使用者出行實際需求,樂道L60採用了頗為新穎的產品定義:如果不坐進車內切身感受,很難想像其擁有如此奢侈的座艙空間;座椅均採用親膚健康材質,支撑性和包裹性都令人印象深刻;還貼心採用了“不吹臉”的空調出風口設計,這都是基於不同年齡段家庭成員的切實需求專門開發,而不是閉門造車式的自我感動。
其次,如今的消費者不光想要一輛“高科技”電動車,更想要在實際用車場景中獲得便利與實惠,想要在品牌服務中感受到溫度與效率。樂道在這方面充分體現了本土品牌的靈活與高回應度。以社群運營和用戶體驗為主線,樂道在不同城市快速推進充電、換電網路,並與當地政策、出行場景深度融合。
有人或許會擔憂:換電生態的鋪設難度大、資金投入驚人,真的具有可持續性嗎?
實際可能恰恰相反,靠著蔚來能源多年來在換電基建領域的持續建設,以及龐大的供應鏈和技術儲備,樂道在換電系統的落地效率上相當出色,並且通過合理佈局,讓更多城市都能享受到換電帶來的便捷。目前,樂道接入的蔚來能源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建成超3,100座換電站,其中高速換電站近1,000座。
在基建、體驗之外,樂道也相當注重打造“使用者口碑”,會定期徵集用戶在產品使用過程中提出的改進建議,並將其作為重點改進項,通過OTA快速反覆運算整車使用體驗。對比某些國際品牌“通用化”的售後及服務體驗,本土品牌在回應速度和服務靈活度上顯然更勝一籌:上市至今,樂道L60已經完成了4次整車OTA升級,進入2025年以來,樂道官方還先後推出了“使用者高速免費充換電”、“85度長續航電池包靈活升級”等服務,這種差異化的使用體驗非常圈粉。
不誇張地說,本土新能源企業對“用戶運營”有著更深的思考,懂得如何讓用戶覺得自己是品牌成長道路上的重要夥伴,而不是單純的“被收割者”。
從諾基亞、摩托羅拉到蘋果,從特斯拉到日益崛起的本土品牌……任何一段繁華都可能走向終點,任何一個標杆都不可能永遠屹立不倒。這是市場規律使然,也是技術反覆運算與消費者需求變遷的必然結果。
誠然,特斯拉依然在全球範圍內具有強大的品牌效應與技術基底,短期內想要被全盤取代並不現實。但就如同當年諾基亞在傳統手機世界里固若金湯,一旦真正的“技術顛覆者”出現,固有的格局就會被撼動。
今天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正迅速走向“多極化”,不再是某一家或兩三家獨大,而是有更多像樂道這樣的新品牌,憑藉紮實的技術儲備和對本土需求的精準洞察,嶄露頭角。通過創新的換電生態、高壓平臺、智慧化座艙以及更加靈活的用戶服務,樂道將“新能源車還能怎麼做”的邊界進一步向外拓展,也讓消費者與市場開始重新審視特斯拉模式之外的新可能性。
行業洗牌並非壞事,正如激烈的競爭才能倒逼產業升級。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品牌都在尋找自己的獨特定位。
特斯拉的特長是自動駕駛數據積累和軟體能力;比亞迪則以電池技術和垂直一體化供應鏈見長;蔚來強調高端智慧與換電體系……而面向主流消費市場的樂道橫空出世,讓這場大戲變得更精彩:它的誕生結合了蔚來的全棧技術自研、渠道資源與自身對主流細分市場的精準把握,用更“平易近人”的價格體系和差異化的產品形象,一腳踏入了原本由Model Y所主導的陣地。
可以預見的是,在如今這個從3C電子到日化百貨紛紛開始討論“消費降級”的時代語境下,特斯拉依舊高高在上的視角註定無法清晰觀察到市場心態的波動。同時,主流合資、傳統豪華品牌也在紛紛提升價格競爭力、並加快向智慧電動轉型的腳步。
多方角力的格局下,以樂道為代表的本土新能源能否延續當年智慧手機領域里“國貨崛起”的輝煌,取決於他們能否一直在研發、服務和營銷體系中始終保持高水準和差異化特色。
歷史早已告訴我們,沒有哪個時代能保持“一統天下”,也沒有誰能固守老方法就高枕無憂。汽車行業如此,手機行業亦然。(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 | 李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