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快遞“涉詐”:不止韻達,涉詐包裹已入侵快遞行業
更新于:2025-03-26 03:32:02

文 | 新識研究所,作者 | 楊啟隆,編輯 | 丁力

沒有網購卻收到了快遞資訊?那你可要小心是否被詐騙分子盯上了。

近些年來,使用快遞定向投放詐騙資訊的案例逐漸增加,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莫名其妙就收到了不知是誰郵給自己的快遞,而包裹中往往都只有一包濕巾或一包洗衣粉,然後還有一張打著刮獎、退費等幌子誘騙收件者掃描二維碼的傳單。

如果收件者真的掃描了二維碼,那麼距離落入騙子挖下的大坑就不遠了。

而在此類詐騙日漸猖獗的當下,監管部門終於出手了。

3月19日,國家郵政局網站發佈消息,稱韻達快遞部分加盟企業對協議客戶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導致涉詐騙宣傳品進入寄遞管道,造成受害人重大財產損失。

其中,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對其加盟商管理缺位,負有未按規定實行安全保障統一管理責任,國家郵政局依法對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次日,韻達快遞回應:針對公司加盟網點快遞服務環節存在的管理問題,公司已立即部署整改工作;後續公司將持續強化管理及加盟網點管控,優化快遞查驗流程,加大對加盟網點的培訓力度,提升識別偽裝物品的專業能力,堅決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那麼,韻達這樣為詐騙資訊提供傳播便利的情況是個例還是普遍現象?快遞鏈條又為何會成為詐騙的最好“幫兇”?公司對這些情況又是否知情?

為了探究以上的問題,我們和了數十位收到過涉詐傳單用戶進行了交流,也深度跟訪了一位從事快遞多年經驗豐富的韻達站長。

不止韻達,很多快遞可能承寄過日漸升級的詐騙包裹

“終於管管了,這段時間隔幾天就收到韻達快遞的詐騙包裹,而且每個包裹我都打電話給客服,說是詐騙,我拒收,可每次都沒用,還是給我送來了。”

“我也收到過,是從湖南寄到我的老位址,我找韻達客服理論,讓它查實名制是誰寄的,韻達客服豪橫地說就是它們寄地,然後跟我對罵,簡直沒有底線,無法無天,把我氣得去找AI開導我。查他,狠狠地查,它應得的!”

“我曾經收到過的電詐快遞就是韻達投遞的,還未經允許下投放到豐巢櫃,氣瘋了!做快遞也要講講良心啊,錢不是這麼賺的,做幫兇害人缺德!”

以上都是收到韻達快遞詐騙包裹的消費者向新識研究所吐槽的原話,他們均在沒有網購且不知情的情況下收到了韻達快遞承運的包裹,而取到包裹后發現裡面的大多都是一些沒有價值的小玩意和一張購物返利、平台補貼的詐騙卡片。

而除了簡單的購物補貼和返現詐騙外,各種形態的詐騙也在逐漸增多。

曾經收到過課程退費詐騙卡片的孫澤表示,他在幾年前報了一個考試的培訓班但一直沒去,之後就收到了通過快遞寄送的培訓班通知退費卡片。在掃碼進群後,他並沒有發現群裡都是托,而是都在說退了幾千學費。當他問怎麼退費的時候,群管理就發給了他一個連結。

幸好,在他點進連結之前微信群就被風控解散了,不然受騙的肯定要多他一個。

前韻達員工也表示,近兩年來詐騙包裹的數量越來越多。

在物流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王明奇對我們描述涉詐快遞變多的趨勢,“我入行的時候還沒有這麼亂,後來隨著反詐越來越嚴格,應該是沒有別的管道行騙了,所以快遞包裹裡面的詐騙小卡片就越來越多,光是我遇見過的就有從福建、廣東、山東和浙江發出來的”。

如果分辨是不是涉詐包裹,以他的經驗來看,“這類包裹其實很好分辨,從某個地區的同一個或者兩個網點一次大批量寄出的幾乎都是,而且這種快遞幾乎都捨不得用紙盒來包裝,泡沫塑料裡面是什麼一下子就摸出來了,我要是發現這類包裹就直接攔下來退回了,從前年年底開始,每天都能攔下十幾個詐騙包裹。”

也就是說,像韻達這樣承運過詐騙包裹,已經不是小範圍或者短時間的問題。和我們溝通遇到過涉詐快遞包裹的幾位使用者,就分佈在全國不同地方。而且,像孫澤這樣遇上有針對性詐騙包裹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在韻達之外,其他快遞也並不是就沒有涉詐快遞包裹,而只是韻達最早暴露出來涉詐問題。

詐騙快遞橫行,最大原因是網點不賺錢?

那麼,為何此類詐騙包裹得以如此猖狂?王明奇向我們分析,主要可能是快遞網點賺錢越來越難。

首先,包括韻達在內大多數快遞企業的網點願意承寄詐騙包裹,都是為了賺些辛苦費。

以王明奇的經驗看,“你現在看到的淘寶包郵,其實都是商家以大批量發件換來壓縮到極致的郵費的,只要你發貨的量勾搭,單件發貨成本壓到兩塊錢甚至到一塊多都是很正常的,而這種靠走量來賺錢的網點,往往就會被詐騙分子盯上”。

至於快遞站和快遞員是否知道包裹是詐騙包裹,在他看來,“對於網點來說,可能他們對於詐騙包裹是從他們這裏發出是知情的,但做走量生意嘛,他賺的其實就是一個中轉的費用,多一些件多賺一點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看不見了。”

不過,當和我們聊起是否有過網點與詐騙分子勾結情況時,王明奇認為可能性不高,“其實韻達這個事情被大家關注到之後就有人來問我網點和騙子之間是否會有分潤的情況,從我的角度來說是沒有看到也覺得不太可能的,畢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算是工作疏忽,而和騙子分潤就屬於違法行為了。”

不過,除了快遞網點自己想要多賺點辛苦費之外,王明奇覺得公司的KPI也在某種程度上倒逼快遞涉詐這樣情況的發生。

以他過往在快遞公司的經歷看,“在我離職之前公司在攬收這邊是有KPI的,很多網點其實是達不到這個KPI的,達不到的還不想被總部降級該怎麼辦呢?那就只能刷單或走些歪門邪道了。”

在王明奇看來,雖然表面看是快遞網點的問題,“實際上是公司的問題。現在的快遞網點,在發貨上幾乎是沒有任何檢查和監管的,只要不是違禁品發什麼都好。”

在掐斷詐騙源頭之外,王明奇對韻達回應中“優化快遞查驗流程,加大對加盟網點的培訓力度”也有話說。

想要根治這個問題,除了抓著詐騙源頭外,在王明奇這個快遞老鳥的意識裡,還有一個難點就是寄快遞的這一環,“雖然說現在明確要求必須快遞員做一個檢驗才能寄出去,但實際上下面網點幾乎沒有人這麼做,因為每天要收發的量太大了,沒有人願意花這麼些時間浪費在檢驗上,大家都是以賺錢為主,但現在快遞員賺的太少了,所以光從嘴上說規範是沒用的,必須要有實際的獎勵才能落實。”

而這,可能是一線快遞員工們對於詐騙件的真實聲音和看法。

從韻達到快遞全行業,都要面臨這一場遲到的安全大考

在溝通中,我們還發現,除了收到詐騙包裹本身,在溝通的使用者中近三分之表示,他們都有遇到過疑似詐騙件寄到過往地址的經歷。

一位使用者表示,“我就說我都換房子很久了,沒買東西經常有快遞寄之前那個位址,我就想取了也不是我的東西就沒管”。另一位快遞使用者則分享,“我之前收到的就是韻達的,還寄到畢業好幾年的學校了,我直接找客服,其他快遞從來沒收到過這種。”

這樣的情況,在王明奇眼中看到的更多是個人信息的洩露。

以他的經驗看,“我覺得最嚴重的問題還是個人信息洩露,在網點匯出客戶資訊是有批量導出功能的,這就可能導致一個問題,有些人會去一些特殊的地方賣這個資訊,這才是最難避免的緩解,所以說才會有那麼多詐騙小卡片發到不同人手裡,或是發到老位址那裡。”

而這樣的詐騙包裹,也和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開盒產生了關聯。

在某外網社交平臺社工庫上,新識研究所發現很多信息其實都是來自快遞端,而這些信息洩露走後,除了成為直接網暴的工具,也會被這些詐騙分子們買去用以發詐騙包裹。

就此事,新識研究所也以投資者身份聯繫了韻達股份。

針對涉詐包裹一事,韻達相關人員表示,在行業主管部門對子公司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后,韻達也快速進行了自查,經調查發現,是物流網路中個別加盟網點涉及收發違規宣傳品的情況,目前公司積極應對,並對公司快遞緩解可能存在的管理問題立即進行部署整改,並會加大對加盟網點的培訓力度,堅決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對於日常經營的影響,該公司人員則表示整體看下來對生產經營沒有產生較大的影響,整個快遞網路也仍然暢通。

而對於如何解決對個人信息洩露問題和如何真正落實公告中“強化管理及加盟網點管控,優化快遞查驗流程”,是否會推出什麼措施降低一線員工工作強度以保證對所有違禁品的仔細檢查政策的問題,對方表示暫時沒有動作,但會聽取建議。

大廠,集體“造人”
大廠,集體“造人”
2025-03-26 02: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