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今年61歲,患有慢性腎病多年,一直堅持清淡飲食,注重健康管理。然而,最近他突然感到渾身乏力,吃不下飯,還出現了噁心嘔吐的癥狀。到醫院檢查后,血肌酐值飆升到900多,被診斷為急性腎損傷,醫生表示他後半生可能都要依賴血透來維持生命。這一切的“幕後黑手”,竟是李先生之前吃的一盤菠菜。
菠菜是一種常見的蔬菜,富含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但其中的草酸含量較高。草酸進入人體后,會與鈣結合生成草酸鈣結石,進而引起腎梗阻,嚴重損害腎臟功能。寧波市第二醫院腎內科副主任周芳芳指出,李先生的急性腎損傷正是因為食用了草酸含量高的菠菜。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菠菜不能吃,只要在烹飪前多做一步——焯水,就能有效去除大部分草酸。
杭州市中醫院腎內科副主任醫師毛俐嬋提醒,草酸含量豐富的蔬菜在烹飪前焯水60秒,可以去除大部分草酸。同時,建議選擇嫩一些的菠菜,因為嫩菠菜的草酸含量相對較低。在食用時,搭配一些油菜、蘑菇、海帶、茄子等食物,有助於加快草酸排出,減少結石生成的幾率。如果攝入了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后,出現排尿量減少、身體浮腫、噁心嘔吐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避免病情發展到慢性腎臟病,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一些本身患有草酸鈣結石、腎病或其他代謝疾病的人群,建議盡量避免食用菠菜。
這些蔬菜也需焯水,別圖省事!
除了菠菜,日常生活中還有5種常見蔬菜需要焯水處理,否則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
1. 含亞硝酸鹽:香椿、西芹
香椿和西芹含有較高的硝酸鹽,尤其是老葉部分,硝酸鹽含量更高。如果烹飪時沒有焯水,硝酸鹽進入體內后,會與胃酸、蛋白質分解物反應生成亞硝胺,這是一種致癌物,長期攝入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因此,香椿和西芹在烹飪前最好先焯水1-2分鐘,去除大部分硝酸鹽。
2. 含植物凝集素:四季豆
四季豆、刀豆、扁豆等豆類蔬菜含有較高濃度的植物凝集素,這是一種有毒糖蛋白,如果烹飪時沒有充分加熱,很難將其殺滅。食用後會引起噁心、嘔吐、腹瀉等癥狀。在烹飪時,建議先將四季豆焯水2-3分鐘,然後再進行後續烹飪,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因食用未熟透的四季豆而引發的中毒。
3. 含秋水仙鹼:鮮黃花菜
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鹼成分,這種物質進入人體後會氧化成二秋水仙鹼,具有很強的毒性,會影響胃腸道黏膜和呼吸系統功能,導致胃腸道不適、腹痛、嘔吐等癥狀。一般不建議食用鮮黃花菜,但如果非要食用,建議先焯水2-3分鐘,然後用清水浸泡2小時,最後再進行烹飪。
4. 可能被寄生蟲污染:荸薺、蓮藕
荸薺和蓮藕等水生植物表面可能附著寄生蟲,如果不經過處理直接食用,可能會引發寄生蟲感染。因此,荸薺和蓮藕在食用前最好先焯水2-3分鐘,這樣可以有效殺死寄生蟲,降低感染風險。
5. 可能有農殘、蟲卵:西蘭花、菜花
西蘭花和菜花的結構較為複雜,內部容易殘留農藥和蟲卵,僅靠簡單的清洗很難徹底清潔。在烹飪前,建議將西蘭花或菜花焯水1-2分鐘,這樣可以有效去除大部分農殘和蟲卵,減少健康風險。
正確焯水,吃出健康美味!
焯水看似簡單,但想要在保留食物營養的同時去除有害物質,還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1. 鍋里加多點水
焯蔬菜時,鍋里的水要盡量多一些,至少沒過蔬菜。這樣可以縮短焯水時間,減少營養流失,同時也能更好地保留蔬菜的質地和口感。
2. 控制好時間
焯水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導致蔬菜中的營養成分大量流失,口感也會變差。一般來說,菠菜、香椿等蔬菜焯水60秒即可,而西蘭花、菜花等焯水1-2分鐘為宜。
3. 一起焯燙有講究
如果需要同時焯水多種蔬菜,建議先焯水味道較淡、顏色較淺的蔬菜,最後再焯水氣味較重、顏色較深的蔬菜。這樣可以避免蔬菜之間的味道相互影響,也能更好地保留各自的營養成分。
4. 不要切太小塊
在焯水前,蔬菜不要切得太小塊,盡量保持完整。這樣可以減少營養流失,同時也能讓蔬菜在烹飪後保持較好的口感。
5. 焯水時加點鹽和油
在焯水時,鍋中加入少量鹽和油,可以有效保持蔬菜的翠綠色,防止葉綠素被氧化酶破壞。這樣不僅能讓蔬菜看起來更誘人,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其營養成分。
如果不確定蔬菜是否需要焯水,可以選擇做成水煮菜,出鍋後瀝幹水分,淋上生抽或其他調料,既能保證健康,又能享受美味。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