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劉裕終究不是什麼一流人物,他拿下長安洛陽之後沒有膽氣遷都長安洛陽,甚至沒有堅持定都在淮水邊的壽陽(安徽壽縣),還是回到了江南金陵去做偏安的小皇帝。因此北方人心終究不安,最後中原還是淪陷於外族之手。
至於說什麼劉裕時代北方都是胡人雜居沒有定都的條件什麼的那也很扯。其實在幾百年後還有一個皇帝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應不應該遷都,這個皇帝就是唐高祖李淵。
唐朝剛剛建國的時候,其實國力並不強大。北方突厥人不斷入侵長安附近的州縣。而在長安西邊的甘肅,吐谷渾部落和黨項部落也入侵唐朝的河西。
戊寅,突厥寇原州;遣寧州刺史鹿大師救之,又遣楊師道趨大木根山,邀其歸路。庚辰,突厥寇隴州;遣護軍尉遲敬德擊之。
吐谷渾寇岷州。辛巳,吐谷渾、黨項寇松州。癸未,突厥寇陰盤。
甲申,扶州刺史蔣善合擊吐谷渾於松州赤磨鎮,破之。
己醜,突厥吐利設與苑君璋寇並州。
《資治通鑒.唐紀》
而在長安東邊的山西,五胡亂中華的痕跡依然沒有消失。南匈奴的後裔稽胡人也在山西山區一帶活動,北周滅北齊時,稽胡部落還趁機下山搶光了北齊兵丟棄的盔甲和武器,損失慘重的北周軍看到稽胡人數眾多也沒有辦法阻止。北周武帝宇文邕本來想殲滅稽胡,最後也只能採取剿撫並用策略。最晚直到唐高宗年間依然有稽胡人造反鬧事的記錄。
建德五年,高祖敗齊師於晉州,乘勝逐北,齊人所棄甲仗,未暇收斂,稽胡乘間竊出,並盜而有之。乃立棨升孫沒鐸為主,號聖武皇帝,年曰石平。
六年,高祖定東夏,將討之,議欲窮其巢穴。齊王憲以為種類既多,又山谷阻絕,王師一舉,未可盡除。且當剪其魁首,余加慰撫。高祖然之,乃以憲為行軍元帥,督行軍總管趙王招、譙王儉、滕王逌等討之。憲軍次馬邑,乃分道俱進。沒鐸遣其黨天柱守河東,又遣其大帥穆支據河西,規欲分守險要,掎角憲軍。憲命譙王儉攻天柱,滕王逌擊穆支,並破之,斬首萬余級。趙王招又擒沒鐸。餘眾盡降。《北史.稽胡傳》
因此在五胡痕跡還沒有消除,北方突厥吐谷渾黨項入侵的情況下,有人勸李淵放棄長安,遷都到湖北襄陽樊城或者河南鄧州一帶躲避胡人入侵,李淵一度答應了這個建議。
或說上曰:“突厥所以屢寇關中者,以子女玉帛皆在長安故也。若焚長安而不都,則胡寇自息矣。”上以為然,遣中書侍郎宇文士及逾南山至樊、鄧,行可居之地,將徒都之。
《資治通鑒.唐紀》
這個時候秦王李世民站出來勸李淵說蠻夷作亂,自古屢見不鮮。父皇統一四海所向無敵,如果遷都會留下千古笑柄,當年霍去病只是漢朝一員大將都能橫行匈奴,而我堂堂大唐藩王難道還不如霍去病。請父皇讓我準備數年然後活捉突厥可汗頡利到長安,如果我不能成功,到時候再遷都也不遲。
李淵被李世民的豪情壯志所打動,雖然李建成不相信李世民的能力,冷嘲熱諷說李世民只是個莽夫樊哙,但李淵最後答應了李世民的請求,沒有遷都湖北樊城。
秦王世民諫曰:“戎狄為患,自古有之。陛下以聖武龍興,光宅中夏,精兵百萬,所征無敵,奈何以胡寇擾邊,遽遷都以避之,貽四海之羞,為百世之笑乎!彼霍去病漢廷一將,猶志滅匈奴;況臣忝備籓維,願假數年之期,請系頡利之頸,致之闕下。若其不效,遷都未晚。”上曰:“善。”建成曰:“昔樊哙欲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秦王之言得無似之!”世民曰:“形勢各異,用兵不同,樊哙小豎,何足道乎!不出十年,必定漠北,非敢虛言也!”上乃止。
數年之後李世民果然活捉了頡利,正因為李淵沒有遷都因此唐朝才是唐朝,而相反我們看劉裕收復長安洛陽后是怎麼做的。
劉裕本來想要留在長安,經營中原。但是聽說他的親信劉穆之病死了,於是擔心金陵朝廷裡面會發生反對自己的政變,於是急急忙忙的回去。
十一月,前將軍劉穆之卒,以左司馬徐羨之代掌留任。大事昔所決於穆之者,皆悉以諮。公欲息駕長安,經略趙、魏,會穆之卒,乃歸。十二月庚子,發自長安,以桂陽公義真為安西將軍、雍州刺史,留腹心將佐以輔之。閏月,公自洛入河,開汴渠以歸。《宋書.武帝本紀》
劉裕回去平定政局,殺死東晉小皇帝又擁戴另外一個傀儡皇帝後。最開始定都的地方是緊靠淮河南岸離中原地區很近的壽陽(安徽壽縣),也正是東晉擊敗苻堅入侵的地方。這證明局勢穩定之後,劉裕最開始還是希望經略中原的。
元熙元年正月,詔遣大使徵公入輔。又申前命,進公爵為王。以徐州之海陵東海北譙北梁、豫州之新蔡、兗州之北陳留、司州之陳郡汝南潁川滎陽十郡,增宋國。七月,乃受命,赦國內五歲刑以下。遷都壽陽。
然而劉裕最後還是放棄了壽陽,遷都建康金陵城,接受東晉末帝禪位,去當偏安一方的小皇帝去了。
2/4,征王入輔。六月,至京師。晉帝禪位於王。 《宋書.武帝本紀》
劉裕連淮河邊的袁術定都的舊地壽春都不敢呆跑到江南去當皇帝,就註定了劉宋偏安王朝的命運。
這也證明劉裕即使英勇善戰,在滅南燕後秦的時候頗有皇漢風采,被民國的呂思勉等人尬吹成一流人物,吹的比李世民還要強。他終究還是從皇漢墮落成了“皇越”,什麼是皇越?內心自卑害怕胡虜不敢反抗,只敢躲避胡虜逃跑。卻又喜歡內訌把北方同胞看成被胡人影響的不乾淨漢人就是皇越。
劉裕終究是小鼻小眼的小家子氣,把北方看成被胡人影響的不可信的地區,最終只敢老老實實呆在江南舒適圈當皇帝,不敢定都北方安定人心。如果說不能定都長安尚且還有內部不穩的理由,最後連靠近中原大地的壽陽都放棄逃到金陵繼續去當皇帝,這也只能說明最後還是墮落成皇越無葯可救了。
相反很多人都瞧不起唐高祖李淵,但李淵雖然軟弱過動搖過。但是在兒子李世民的勸說下還是堅持定都長安,這是就是李淵強於劉裕的地方,這也註定了李唐永遠超過劉宋的結局,也證明瞭即使最沒用最膽怯的皇漢也超過最英勇最善戰的皇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