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態是心理學成為一門學科的基礎,穩態思維方式是一種以穩定和穩定的方式思考和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它強調在不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以穩定的心態和方式去思考問題。
穩態思考方式有何實用價值?其實用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 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品質:穩態思維方式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解決問題,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因工作緊張和壓力而引發的失誤和錯誤。
2. 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和挑戰:穩式思維方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如生活、工作、家庭等,從而提高個人能力和生活品質。
3. 提高個人和職業發展:穩式的思維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適應和應對各種挑戰和機遇,提高個人能力、自信心和適應能力,從而更好地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
4. 培養個人和職業生涯發展:通過穩態思維的訓練,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心,從而在職業生涯中取得更好的發展。
如何訓練穩態的思考方式?
訓練穩態的思考方式,需要培養四種能力:抓大放小的能力、過程分析的能力、接納的底氣、想像不一樣的可能。
一、抓大放小的能力
在心理學的領域里,大事往往是整體的、持續性的趨勢;小事則是心血來潮,來得快去得也快。
心理學對人的説明,首先體現在對心理現象的定位上。訓練穩態的思維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在定位的時候,區分什麼是暫時的心理狀態,什麼是穩定的趨勢。在面對任何一種心理現象時,都不急於得出結論,而是先問自己:“這東西穩定嗎?”就可以把握住那些更值得關注的“大”問題。
二、過程分析的能力
要把特定的心理狀態,看成一個穩態變化的過程去分析:“哪些因素限定了它,沒有變得更壞或者是更好?”把現象看成一種動態變化的過程,不只是分析它的起源,也分析它在過程中是如何得以維持的。穩定不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如果它不變,一定是有人做了什麼讓它保持穩定。
三、接納的底氣
需要建立兩種認知:一種是“事情沒那麼容易變好”;另一種是也不至於完全失控。接納就是認識到一種狀態“沒那麼容易改變”。
四、想像不一樣的可能
穩態是一種長期的、足以自我維持的規律。但無論多複雜,它是有可能的。有時候我們只要看到這種可能性的存在,就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