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的人生設計課,如何設計你的人生?
更新于:2025-04-11 11:41:43

《斯坦福的人生設計課》是由兩名蘋果公司的設計高手跨界創立的斯坦福大學課程,他們將產品設計思維運用到人生規劃當中,也是斯坦福大學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該課程認為:我們要規劃好自己未來的人生,首先應該想清楚自己當下在哪裡?課程通過自我描述和記錄,釐清自己的工作觀和人生觀,通過記錄兩周的“美好時光日記”,對生活中的事件中蘊藏的心流體驗、 能量去處等指標進行挖掘和分類,以思維導圖的方式,最終梳理得出與真實的自我高度相吻合的幾個階段人生計劃。

一、知道自己身處何處

發現問題 + 解決問題 = 完美的人生規劃

你首先要認清自己,主要從四個維度:1. 健康:對你而言身體健康意味著什麼,有哪些最主要的指標。2. 工作:靠什麼樣的職業來維持自己的生活。3. 娛樂:在什麼事情中你可以獲得快樂。4. 愛情:對你而言,到底愛情意味著什麼。如果你不知道你在什麼位置,你就不可能知道往哪裡走。在生活中,你可以設計一個工作、娛樂、愛情和健康的儀錶盤,對不同時期的你標註出來,明白自己當前最缺的到底是什麼。最後,認真分析在這四個維度中,到底存在什麼樣的問題?這個問題是不是可以解決的?如果你覺得這個問題是不可以解決的,那麼就換一個思考的角度,直到找到一個正確的解決方式。

二、找到自己的方向

人生指南針 —— 工作和生活的意義

你為什麼工作?為了什麼而工作?工作意味著什麼?這個工作與個體、他人和社會有什麼關係?什麼是好的工作、 值得做的工作的標準? 金錢對工作有什麼影響?經歷、成長和成就感對工作有什麼影問?為什麼你在這裡?生命的意義或者目標是什麼?個人和他人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如何適應家庭、國家和其他世界?什麼是善,什麼是悉?對你的人生有什麼影響?在判斷前進道路的時候,最重要的是關注四個指標:1. 心流:完全投入你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會產生心流,撲捉自己的心流時刻。2. 精力:你的精力在什麼地方花費最大,做什麼事情最耗費你的精力。3. 快樂:做什麼能讓白己感到快樂,能夠讓你更為準確地選擇自己的職業。4. 目的:你來到這個世界上要完成什麼。

三、規劃人生版本

在設計你的人生路徑時,不要指望一開始就設計一條唯一的道路。相反,你至少要設計三條道路:

道路1:你所做的事情。就是你正在做的,或者你已經有所想法的事情。道路2:假如道路1無法實現,那麼你會選擇一個什麼樣的人生。道路3:如果金錢和個人形象對你來說不重要,那麼你會選擇做什麼事情。按照這三個方面,設計自己未來五年的計劃,明確每年要做的事情,畫出自己想像的樣子的畫像。不管是設計一個產品或者完成一項工作,很少有一次性成功的情況,人生也是一樣。因此,在決定自己幹什麼工作之前,我們可以先去“嘗試”一下,在能夠控制影響的範圍之內,嘗試去做這件事情,從中積累經驗,吸取教訓。

四、對失敗免疫,嘗試調整

規劃中存在失敗是很正常的事情,誰都有做出錯誤的時候。人本來就是在試錯的過程中不斷成長和進步的。

人生的過程不是一個一次性的成敗問題,而是有輸有贏,是一個不斷盾環和發展的過程。不要以靜態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人生,而人生往往是不同的。快速嘗試,不斷調整。通常目標設定告訴我們要完成一件事,就要拆解成小目標,一點一點靠近去做1次完整的快速嘗試,低成本試錯。在嘗試之後,如果遭遇失敗,也不用氣餒,秉持著終身成長的思維,我們的能力是不斷提升而非固定的,而我們改變人生的最好時刻就是當下。只有從現在抓住分秒,一步一步去不斷試錯、 反思、 調整,才能發現我們的渴望,和實現渴望的通道。比爾博內特戴夫伊萬斯在《斯坦福的人生設計課》書中寫道:“你活著絕不是為了一天把8個小時浪費在你憎恨的工作上,你不能虛度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