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晚餐應該怎麼吃?3個建議,讓血糖升得慢一點
更新于:2025-04-14 05:59:45

得了糖尿病是一件非常糟心的事情,因為控制血糖成為了日常最重要的事情,首先就得從飲食下手了。一日三餐都需要特別注意吃的食物,否則引起血糖上升就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有很多糖尿病患者為了避免血糖的上升,甚至會不吃晚餐,那麼,糖尿病患者為了穩定血糖真的不能吃晚餐嗎?

一、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晚餐嗎?

答案是否定的。無論有沒有得糖尿病,一日三餐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每一餐都是重要的,不可以省掉任何一餐。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還需要少吃多餐,意思就是每次吃的時候要少吃點,增加次數。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晚餐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不吃晚餐的話,會出現很多危害,比如以下幾點。

第一,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吃晚餐,很容易過度饑餓,而人體處於饑餓的狀態之下會分泌升糖激素,引起血糖的升高。

第二,糖尿病患者不吃晚餐會使胃部處於空置的情況,而且缺乏足夠的熱量來支撐的時候會直接消耗體內的糖分,造成血糖降低,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出現低血糖也是非常危險的,特別是在睡覺的時候出現低血糖很容易發生意外。

第三,糖尿病患者長期不吃晚餐的話,很容易引起營養不良,而且由於不能補充體內在夜間消耗能量時所需要的水分和營養時,血液的粘度會隨之增高,從而加大發生心肌梗死等概率。

瞭解了糖尿病患者是不可以不吃晚餐之後,還需要瞭解糖尿病患者吃晚餐的注意事項,因為沒吃對也可能會引起血糖產生波動,那麼,糖尿病患者吃晚餐時需要怎麼做呢?

二、糖尿病患者吃晚餐的3個注意事項

首先,糖尿病患者的晚餐時間不要太晚。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最好將晚餐的時間安排在晚上六點左右,保證能夠在睡覺之前的三到四個小時完成,一方面是因為早點吃晚餐的話,到了睡覺的時候,食物已經消化得差不多了,不會影響睡眠,而且也不會給胰島增加負擔;另一方面,早點吃晚餐還可以適當進行運動,説明食物消化,控制夜間的血糖穩定。

其次,糖尿病患者晚餐不能吃太饱。秉承著“少吃多餐”的原則,糖尿病患者在吃晚餐的時候一定要控制自己的食慾,吃到七八分飽就可以了,吃多了對於血糖的控制是非常不利的。

最後,糖尿病患者吃晚餐的時候不要吃甜食,這樣非常容易造成血糖上升,最好能夠做到粗細搭配,合理搭配食物營養,多吃蔬菜,少吃肉,比如糖尿病患者可以選擇燕麥飯作為主食,搭配適當的青菜,就是非常好的晚餐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