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阿姨是朋友們眼中的養生達人,自認為身體很棒,她不但每天鍛煉,飲食也十分地講究,而且幾乎每年都會進行定期體檢。
然而,今年的體檢報告上卻顯示血脂偏高,這結果讓劉阿姨不敢相信,覺得自己平時飲食很清淡,幾乎從不碰油膩的食物,也沒有大魚大肉的習慣,怎麼可能會查出高血脂呢?
面對劉阿姨的提問,醫生表示並不是不吃肥肉、油炸食物等就不會血脂高,即便是素食也可能存在澱粉含量高、熱量超標等現象,吃多了依然會導致血脂升高。
一、為什麼沒有大魚大肉,血脂也很高?
血脂的主要影響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膽固醇,這兩種成分不斷升高就可能引發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可以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型: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膽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
人體血脂主要有兩大來源途徑,一條途徑是由人體自身合成,佔比70%—80%,另外一條途徑是飲食攝入,人體飲食方面熱量攝入過高,就可能被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
雖然飲食對血脂的影響佔比很少,但同時這也表明瞭不合理的飲食習慣確實會影響血脂,比如平時總愛吃肥肉、肉皮、動物內臟、豬肉、牛肉等高飽和脂肪的食物,愛吃零食、餅乾、起酥麵包、炸雞、薯片等反式脂酸高食物,做菜時喜歡用紅燒、煎炸、油炸、乾煸等烹飪方式,就很容易吃出高血脂。
但是為什麼有的人平時沒有大魚大肉,飲食清淡也會查出高血脂呢?對此,四川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王文豔刊文介紹,這主要和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激素水平影響
女性絕經后雌激素下降,自身對血脂的消化代謝能力也會下降,就會導致血脂升高。
2、身體肥胖影響
體型肥胖的人本身脂肪含量高,很容易發生與血脂相關的心血管事件,因此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體重。
3、碳水化合物攝入過量
碳水化合物攝入過量,進入人體會被轉化為脂肪,從而導致血脂增加,建議要控制好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盡量少吃甜食。
4、脂肪代謝能力下降
人體本身隨著年齡的增長,脂肪的代謝能力會下降,也會增加高血脂的發生風險。
5、長期過度飲酒
長期過度飲酒可能會增加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影響肝臟對脂肪的代謝能力,從而導致血脂升高。
二、頭部出現4個表現,或是血脂超標了
在很多人的眼中,高血脂屬於富貴病,但其實高血脂的危害很多。長期高血脂可能會引發動脈粥樣硬化,還會增加腦梗、冠心病等疾病的風險,甚至被猝死盯上。如果身體出現下面幾種異常癥狀,要警惕血脂超標。
1、頭暈犯困
經常覺得頭暈頭痛、易忘事、睡眠差、易犯困等,尤其是早上起床頭暈腦脹,早餐后又可以改善,中午又很容易犯困,晚上卻十分清醒,要警惕是血脂高發出的預警。
2、眼瞼黃瘤
部分高血脂患者,尤其是中老年人、女性會有眼瞼黃瘤的癥狀,這可能是由於體內脂肪含量高,導致脂肪沉積在肌腱所致。
3、視力模糊
高血脂可能會影響視網膜及視神經,從而導致視神經缺乏營養、視網膜缺血,引發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等癥狀。中老年人出現視力變差,千萬不要以為只是老花眼,還有可能是血脂偏高的情況。
4、眼球出現老年環
如果黑眼球邊緣出現一圈灰白色的老年環,可能是高血脂的信號。這是因為血液中血脂超標后,脂類物質會在角膜基質層沉積,從而引發角膜周邊變性,出現老年環。
三、闢謠:高血脂患者不能吃豆腐?
近日,網上有種廣為流傳的說法稱,豆腐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容易消化和吸收,會影響血脂控制,高血脂患者不能吃。
這種說法其實並沒有根據,高血脂患者可以放心吃豆腐。豆腐其實本身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質的食物,其中78%的脂肪都是不饱和脂肪酸,且並沒有膽固醇,因此對高血脂患者來說是一種不錯的食材。
而且豆腐的熱量很低,對血脂幾乎不會有影響。當然,豆腐的烹飪方式是有可能會對血脂產生影響的,比如用煎炸、油焖、紅燒等方式做豆腐,容易導致油脂攝入超標,從而升高血脂。
事實上,高血脂患者真正要避開的是這兩種“素菜”!
1、疏鬆型蔬菜
洋蔥、茄子、秋葵等疏鬆型素菜,由於本身疏鬆多孔,水分含量多,烹飪方法不對的話,蔬菜中會吸入更多的油脂,從而導致膽固醇升高,體重增加。
2、根莖類蔬菜
土豆、地瓜、蓮藕、山藥等根莖類蔬菜,本身澱粉含量高,炒得時候為了避免糊鍋,一般會選擇多放油,這樣的做法會導致血脂升高。因此,一般烹飪這些根莖類蔬菜時,最好選擇清蒸或涼拌的方法更為健康。
很多人以為只要不大魚大肉,那血脂就不會升高,但事實並非如此,有些蔬菜熱量高,吃多了也會導致血脂升高。平常一定要關注身體健康,發現血脂異常及時就診排查。
參考資料:
[1] 《血脂異常不一定是吃出來的,瘦人也會得高脂血症!這四類人群應重點關注血脂水準!》. 人衛健康.2022年03月07日
[2] 《6種癥狀提醒你該查血脂了!8種吃法幫你穩住血脂》.CCTV生活圈.2023年02月20日
[3] 《警惕2類高危蔬菜,它們竟然比肥肉還升血脂?!》.鳳凰大健康.2024年04月04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