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小學里的“學霸”,大多都是“偽學霸”。將來進入初高中,有一大批孩子的成績都會掉下來。
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前幾天聚會時,席間有一位教齡20多年的老師,教過小學,也教過初中。
我們這些當爹當媽的,都抓住機會向他請教教育方面的經驗。
在場的朋友中,家裡面大多都有在上小學的孩子,而且成績都很不錯,就忍不住向他請教,進入初中后,真的會有很多孩子成績下滑嗎?
他表示,確實有少部分的孩子,會從金字塔頂端下滑到中等,或者從成績中等下滑成為差生。
緊接著,他又補充說,其實,孩子成績會不會下滑,其實在小學階段就能看出端倪。
進入初中后,還能不能繼續維持好成績,主要看以下4點:
1、孩子的好成績是怎麼得來的
有的孩子,學習習慣特別好,課前預習、課後複習、不拖拉磨蹭、認真檢查作業;專注力高,聽課和做作業都非常認真;悟性高、思維活躍,不僅能當堂理解知識點,還能舉一反三。
這類孩子,上課聽聽課、課後完成作業,不用佔用額外的時間,就能輕輕鬆鬆取得好成績,一般來說,成績都會一直好下去。
而有的孩子,因為課堂知識吸收不好,在課後被父母逼著,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反覆複習、刷題,這樣獲得的好成績,往往後勁不足,成績很容易下滑。
這類孩子,大多都有著這樣那樣的壞毛病,比如學習習慣不好、注意力不集中、不愛動腦等。
2、對學習是否有熱情
有的孩子,求知欲極強,對學習有熱情,愛思考、不畏難、有耐力、內驅力強,能保證自己高度專注、深入探索。
這類孩子,就是大家所說的愛學習的孩子,他們對知識無比渴求,會主動去學習、去鑽研,學習成績自然不會差,甚至還會越來越好。
要知道,很多知識其實都要靠孩子自己想明白,老師也只起到一個引導者的作用,尤其是數理化等理科。
有學習熱情的孩子,會主動去深入思考,比起被老師和家長壓著去被動學習的孩子,自然學得更快、更好、更深入、更透徹。
3、課後拓展的深度和廣度如何
進入初中后,那些能輕鬆取得好成績的孩子,不但小學知識學得非常輕鬆,還有餘力在課後進行大量拓展。
語文方面,閱讀量很大,涉及的領域非常廣,而且還有一定的深度;古詩詞和文言文,已經提前背了初中要求的,並且掌握了各類虛詞和實詞的用法。
數學方面,計算練得非常紮實,思維訓練也抓得好。
英語方面,堅持刷分級、學新概念,詞彙量已經達到了初中,甚至高中水準,語法基礎也學了。
“史地政生”小四門,以及物理、化學等副科,做好啟蒙,不用死記硬背,也不用提前學。可以看一些相關的書籍、紀錄片,或者做實驗,或者出門去旅遊、去博物館等。
在小學階段,哪怕有一個科目形成了優勢學科,進入初中后,就可以節省出一定的時間,來攻克其他科目。綜合成績自然就提上去了。
4、身體和心理素質如何
那些重點中學、重點班裡的孩子,他們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往往都非常好。
要知道,越到高年級,越是拼體能、精力和毅力。如果沒有一個強健的體魄,經常身體不適、精力不濟,是非常影響學習的,甚至逐漸消耗掉一個人學習的熱情,連整個人的精神面貌都會越來越不好。
很多真正的學霸,他們都是從小就吃得好、睡得好、消化吸收得好、愛運動的孩子,身體素質都非常棒。
此外,心理素質也非常重要。內心強大、逆商高、情緒穩定的孩子,比起那些一遇到點挫折和困難,就消極頹廢、一蹶不振、退縮、不敢再嘗試的孩子,更容易取得好成績。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