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株洲日報
汪曾祺
王劍
汪曾祺的小說《受戒》發表後,一時名滿天下,被譽為“文狐”。有人向他請教寫作的秘訣,他謙虛作答:“我事寫作,原因無它:從小到大,數學不佳。考入大學,成天泡茶。讀中文系,看書很雜。有何風格?相容並納。不今不古,文俗則雅。與人無爭,性情通達。如此而已,實在無啥。”
除寫作之外,汪曾祺還有三大愛好:寫寫字兒,畫畫畫兒,做做菜。
汪曾祺的字是有童子功的。小時候他曾跟韋先生學寫魏碑,練過很長時期的《張猛龍碑》,每天一大張,使他受益終身。汪曾祺平日給人寫字,多為行書,小條幅,四尺宣紙一裁為四。他把書桌上書籍信函往邊上一推,攤開紙就寫。偶爾也寫對聯。字跡清秀,頗似明人書法。
汪曾祺畫畫,沒有真正的師承。他父親汪菊生是個畫家,畫寫意花卉。他小時愛看父親畫畫,看怎樣佈局,畫花頭,定枝梗,布葉,勾筋,收拾,題款,蓋印。看得久了,汪曾祺就對用墨、用水、用色,略有領會。寫作有了名氣,求畫的人漸多。不過,汪曾祺認為自己的畫“不中不西,不今不古,遣興而已,沒有什麼看頭”。他請人刻一閒章:“只可自怡悅”,專門用來押角。正如他的自述詩所說:“寫作頗勤快,人間送小溫。或時有佳興,伸紙畫芳春。草花隨日見,魚鳥略似真。唯求俗可耐,寧計故為新。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汪曾祺素有美食家之稱。他每到一處,專走小街偏巷,品嘗民間小吃,每每陶醉其間,自得其樂。他不僅會吃,還專門研究菜式,做給朋友家人吃。拌薺菜、乾貝燒小蘿蔔、白菜丸子湯、風雞烩雙筍、水煮牛肉、塞肉回鍋油條,都是他的拿手菜。他在作品中也總是展現各式各樣的美食:蘿蔔、黃瓜、魚、豆腐、韭菜花、手把肉、昆明的米線、北京的醬菜。有一次,作家聶華苓到北京小住,汪曾祺為她做了一道“乾貝燒小蘿蔔”,聶華苓吃得非常開心,最後連一點兒湯汁都端起來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