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杭州日報
杭州西湖博物館藏品
這件文物是絹本設色,捲軸裝,它的尺寸為長950釐米,寬34.5釐米。它是曾任禮部侍郎的杭州人關槐在1780年所畫,也就是在乾隆第五次下江南的那一年。關槐應該是作為乾隆的隨從人員。
該畫卷採用傳統山水畫法,以鳥瞰的視角,對西湖周邊景物進行了細緻的描繪,展現出了關槐高超的繪畫技法:筆法細膩,疏密有致,設色典雅,構圖嚴謹。圖把西湖全景分繪成全景、東北、西、西南、西北五個部分,將四處峰峦疊翠、樹木茂盛、山石錯落有致、亭台樓閣掩映其間等景象一一呈現,堤壩上楊柳依依,頗見韻致。
在畫卷中,當時乾隆的西湖行宮呼之欲出:宮舍儼然,宛若仙境。這件文物是乾隆南巡的重要記錄,為我們今天研究乾隆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皇家出行等方面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圖中詳細記錄了乾隆駐蹕的西湖行宮及遊覽的各景點,還有行宮至各景點的具體里程,是典型的官繪本總結路線式地圖。
專家研究后認為,畫卷所呈現的200多年前的西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方都能和現在的西湖一一對應,在這種對比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西湖在時間中的變遷:湖心小島阮公墩在這個節點之後才形成,而後來倒塌又在當代重建的雷峰塔,在畫中也僅剩塔芯,可見當時已經頹圮。
2011年西湖申遺時,《清乾隆關槐款西湖行宮圖絹本卷》作為遺產範圍和時代背景的依據,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在看畫卷時,如果把它和現在的西湖相疊起來,比較昨天和今天的兩個西湖,會有另外一種樂趣。時間如風,漸漸沉沒了我們。 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