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零售戰火正酣,電商巨頭的新戰場誰將主宰?
更新于:2025-04-12 19:13:26

零售戰場烽火連天,巨頭們紛紛加碼即時零售。

近年來,零售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從京東、美團到淘寶,這些電商巨頭們紛紛升級“小時達”服務,京東更是進軍外賣市場,美團則持續加碼即時零售,而餓了么則選擇與抖音緊密合作。這一系列動作背後,是即時零售戰略的不斷升級。

巨頭們在即時零售領域的交鋒,實則是“無限遊戲”的延續。尋找增量是巨頭們的天性,在這個過程中,它們的業務邊界不斷被打破與重組,從而逐漸找到新的平衡點。那麼,為何即時零售會成為巨頭們的必爭之地?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回到零售最本質的三個要素:人、貨、場。京東、淘寶掌握的是貨,美團掌握的是場,抖音掌握的是人。然而,在供給過剩和內容供給過剩的今天,電商平台其實不缺貨和流量,缺的是交易場景。電商平臺GMV的計算公式為:GMV=流量×客單價×轉化率×購買頻次。在流量成本固定、客單價難以提升、轉化率接近天花板的情況下,提升購買頻次成為了唯一的出路。

即時零售正是這樣一個能夠提升購買頻次的場景。它利用過去積累的運力、算力,為電商巨頭們提供了一個新的增長點。美團財報顯示,即時配送日訂單量峰值在去年立秋當日達到了9800萬單,京東七鮮在清明假期期間線上訂單同比增長近100%。商務部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的數據則顯示,2023年即時零售市場規模為6500億,預計到2030年將突破2萬億元。

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巨頭們如何挖掘即時零售的場景增量?核心在於一個字:“快”。在零售行業里,快代表著一種先進性,是電商基礎設施的先進性,關乎GMV大盤。因此,巨頭們需要搭建一個更快的配送體系,優化前置倉,提升配送效率。同時,還需要具備數字意義上的“快”,即依靠強大的演算法技術,快速回應使用者需求,完成交易閉環。

巨頭們在即時零售領域的爭奪,既是順應自然規律的必然結果,也是叢林法則的體現。即時零售包含三個核心要素:即時需求、本地供給、即時履約。這三個要素只有巨頭們才能做到。它們依靠過去積累的電商基礎設施,如數據技術、演算法技術、供應鏈體系等,完成供需匹配和倉儲供應任務,再依靠物理外送團隊完成履約任務。

然而,在未來,市場終究還會被巨頭們主導。因為像京東這樣的巨頭過去的基建更加完善,進化的也會更快,規模效應更顯著,這意味著更低的成本。京東七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背靠著京東的強大基建,進化出了“1中心店+N衛星小店”組合,在成本控制、配送時效和產品價格上都具備顯著優勢。同時,它還能享受京東平臺自帶的流量和會員基礎,從而在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

即時零售市場的競爭已經白熱化。巨頭們紛紛加碼投入,爭奪市場份額。在這個過程中,它們不斷優化配送體系、提升演算法技術、降低成本、提升用戶體驗。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即時零售有望成為電商行業的新一輪增長點。

對於消費者來說,即時零售帶來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購物體驗。他們可以在家中輕鬆下單,享受送貨上門的服務。同時,即時零售也促進了零售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升級,推動了整個行業的創新和發展。

然而,即時零售市場的競爭也異常激烈。巨頭們需要不斷創新和優化自己的業務模式和服務品質,才能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同時,它們也需要關注消費者的需求和反饋,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和滿意度。

總之,即時零售市場已經成為電商巨頭們的新戰場。它們紛紛加碼投入,爭奪市場份額和用戶資源。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即時零售有望成為電商行業的新一輪增長點,為消費者帶來更加便捷、高效的購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