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集團新任掌舵人周雲傑,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公眾關注時,顯得格外低調。他並未急於開設個人社交媒體帳號,而是平靜地表示,自己並不想成為網紅,更希望公眾能將焦點放在海爾集團上。
時間回溯到2021年11月5日,海爾集團第八屆職工代表大會上,創始人張瑞敏正式辭去了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的職務,由周雲傑接任。這一人事變動,在當時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張瑞敏,這位改革開放后的第一批企業家,以其卓越的管理哲學和獨到的管理理念,將海爾從一個小廠帶入了全球知名企業的行列。他的“休克魚”理論、OEC管理以及“人單合一”等管理理念,被眾多企業奉為圭臬。2017年,他還入選了美國《財富》雜誌發佈的“全球最偉大50位領袖”。
相比之下,周雲傑的個人影響力似乎還不足以與張瑞敏相提並論。然而,張瑞敏在退休前曾表示,他希望交班的不是一個封閉的帝國,而是一個能夠自我進化的生態系統。從這個角度來看,周雲傑的接任,其實是海爾組織基因中“去中心化”邏輯的必然結果。
張瑞敏在2005年提出的“人單合一”模式,為海爾的權力結構帶來了原子化重組。通過將員工拆分為自主經營體,海爾培育出了眾多小微創業體,使得權力交接不再依賴於個人意志。在“鏈群合約”機制下,海爾生態中的每個節點都能自主決策、自驅進化。
周雲傑在海爾的成長軌跡,也充分證明瞭他與海爾的深度融合。從1988年大學畢業進入海爾開始,他歷經銷售、製造、戰略、數位化等多個核心領域,完整經歷了海爾從傳統製造向生態平台轉型的全過程。在“人單合一”改革初期,他主導拆除了傳統事業部制,推動了自主經營體的落地。而在創建衣聯網、食聯網等場景生態時,他展現出的跨界整合能力,也符合海爾生態品牌戰略對領導者的要求。
張瑞敏曾高度評價周雲傑對生態的理解,認為他比任何人都深刻。在接任後,周雲傑提出了“生態品牌”戰略,將海爾從產品製造商轉型為覆蓋工業互聯網、大健康等領域的生態平臺。他還主導了海爾在數位經濟與汽車產業領域的佈局,先後進行了兩大收購動作:一是以68.5億元戰略收購工業自動化領軍企業新時達,二是以150億元收購汽車之家。
如今的海爾,已經從一個家電帝國轉變為生態巨頭。這一轉變的背後,離不開張瑞敏構建的能夠自我進化的組織基因。而周雲傑,作為海爾新組織模式下的第一個“超級節點”,正引領著海爾向更加廣闊的未來進發。
在他的帶領下,海爾正有條不紊地進行生態平台的擴建,不斷拓展新的業務領域。無論是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深耕細作,還是大健康、數字經濟、汽車產業等新興領域的積極探索,都展現了海爾作為生態巨頭的強大實力和廣闊視野。
同時,海爾也繼續秉持著“人單合一”的管理理念,不斷激發員工的創新活力和創業激情。在海爾的生態系統中,每個節點都能自主決策、自驅進化,共同推動著海爾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隨著海爾在生態平臺領域的不斷拓展和深化,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海爾將會更加輝煌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