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近日發佈了其2024年度業績報告,數據顯示公司全年收入達到了3376億元人民幣,與前一年相比增長了22%。這份亮眼的成績單主要得益於外賣業務的強勁表現。在第四季度,美團的調整后凈利潤高達6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驚人的180%。全年溢利更是達到了358億元人民幣,幾乎是2023年138億元的3倍。淨獲利率也從2023年的5%躍升至11%。
報告指出,美團在2024年從商家那裡收取的配送服務收入達到了980億元,同比增長19.3%。與此同時,平臺向商家收取的傭金和營銷服務收入更是高達1411億元,同比增長22.8%。值得注意的是,美團賺取的傭金收入增速持續高於支付給外賣員的配送服務費增速。
據智研諮詢發佈的報告顯示,美團外賣在中國餐飲外賣市場的份額已高達70%。2024年,美團僅通過向商家收取的配送服務費、傭金和營銷服務費,就佔據了全國餐飲行業總收入的4.5%,這一比例較2021年的2%翻了一番。美團的傭金和營銷服務收入增速是國內餐飲行業收入增速的近4倍,這引發了外界對於美團是否在“虹吸”整個餐飲行業利潤的質疑。
美團的核心本地生活業務收入主要由配送服務、傭金和在線行銷服務構成。過去兩年,平臺傭金和營銷費用的快速增長,遠超訂單量的增速,推動了美團利潤的迅速提升。在核心本地商業業務中,低毛利的外賣服務收入佔比從2022年四季度的45.5%下降到2024年同期的40%,而高毛利的傭金及營銷服務收入佔比則從51.5%提升到了56.3%。這直接帶動了公司經營利潤從2022年四季度的80億元增長到2024年四季度的129億元。
儘管業績亮眼,但美團在2025年的前景和戰略規劃中並未提及外界關注的為外賣員繳納五險一金的問題。相比之下,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其朋友圈中表示,京東早在2007年就開始為快遞員全額足額繳納五險一金,這一做法堅持了17年。京東近期還宣佈,將為現有和新加入的京東外賣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為兼職騎手提供意外險和健康醫療險。
與此同時,國內餐飲行業的增長卻在持續下滑。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餐飲行業增長僅為5.3%,遠低於前一年的20.4%。多家餐飲類上市公司發佈了虧損預警,包括“火鍋第一股”呷哺呷哺和“奶茶第一股”奈雪的茶等。這些企業普遍面臨經營壓力,部分省市的餐飲行業協會也公開呼籲美團等外賣平臺降低傭金。
美團的閃購業務也在持續增長,尤其是閃電倉業務。這種新型即時零售模式自2020年試點以來迅速擴張,截至2024年10月,美團閃電倉的數量已突破3萬家。然而,這一增長趨勢卻對線下商超造成了衝擊。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調查,2024年只有38.2%的超市企業零售總額實現同比增長,而有57.4%的超市企業銷售出現下降。國內最大的連鎖超市永輝超市也面臨經營壓力,從2021年開始出現收入增速下滑和連續虧損,計劃在2025年繼續關閉大量門店。
美團的業績雖然亮眼,但如何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保障外賣員的權益,以及應對線下商超等行業的挑戰,將是其未來需要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