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通常忙於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瑣事,可能並不會太過關注睡覺時發生的那些微妙變化。
睡覺時偶爾的氣短、翻來覆去、夜間頻繁醒來等,很多人都會覺得,這不就是疲勞過度或者是最近壓力大導致的嗎?
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癥狀,可能是心臟開始衰竭的信號呢?
心臟衰竭的癥狀,往往是逐漸出現的,並不是一開始就表現得非常明顯,反而很多人會忽略它。
特別是在夜晚,當我們安靜地入睡時,心臟負擔加重,某些特有的癥狀就會浮現出來。但是,心衰到底是怎樣影響我們的睡眠的呢?
它與我們的呼吸、體位、甚至心率等都息息相關。許多時候,心衰患者自己可能都沒意識到,自己在睡覺時已經在為心臟健康“打上警鐘”。
就拿一個普通的心衰患者來說吧,他可能在每個晚上入睡後都會感到自己不自覺地憋氣,或者是睡到一半就感覺自己像是被什麼東西壓住了,突然醒來,呼吸急促,甚至心跳不規律。
這些癥狀,通常會被誤認為是“做夢”或者“睡姿不好”,但其實它們很可能是在提醒身體,心臟已經在悄悄出現問題了。
夜間驚醒
有一位患者,經常晚上睡覺時突然驚醒,感到胸口悶得很厲害,甚至有幾次覺得像是憋氣一樣,心臟跳得很快。
起初,他以為是太累了,或者睡姿不對,直到有一天,他忽然發現這種情況越來越頻繁,且呼吸困難的程度也在加劇。
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他患上了心衰,醫生告訴他,這種癥狀的出現,正是因為他心臟的泵血功能逐漸減弱,平躺時心臟供血能力不足,血液容易迴流到肺部,導致肺部水腫,從而引發呼吸急促、胸悶等不適。
因為平躺姿勢下,心臟的負擔加重,尤其是左心房的壓力升高,這時心臟可能無法有效地將血液泵送出去,導致血液在肺部滯留,肺部的氣體交換也變得困難。
進而引發“漏氣”現象——即便患者沒有完全失去知覺,但體內氧氣供給不足、血液無法正常迴圈,身體就會做出自我保護反應。
胸悶、氣短
有個中年男性患者,每天都要喝點酒、抽點煙,早上起來總覺得胸口不舒服,氣短,但他以為是喝酒喝多了,或者是工作壓力太大。經過檢查才發現,他已經處於嚴重的心衰階段。
這時,醫生才告訴他,像他這種在睡覺時出現的胸悶、氣短等癥狀,正是因為他的心臟在夜間負擔過重,血液迴流不暢,導致肺部水腫,進而出現了典型的“夜間呼吸急促”癥狀。
很多心衰患者,初期癥狀並不明顯,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經在病態下生活了很長時間。
當心臟泵血功能出現問題時,身體在平躺狀態下的供氧和血液迴流會受到極大影響,最終導致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的加重。
這就是為什麼醫生經常提醒心衰患者,晚上睡覺時要盡量採取半臥位,而不是完全躺平。半臥位可以減少心臟的負擔,説明血液更好地流動,避免因血液滯留在肺部而導致的呼吸困難。
很顯然,心臟的“累”,往往會在夜晚悄無聲息地顯現出來,連帶影響到我們的睡眠品質與身體健康。
夜間窒息
心衰患者在晚上,由於心臟無法有效泵血,體內的氧氣供給量也會大打折扣,出現輕微的低氧症。說得直白點,就是在你安安穩穩睡覺的時候,你的身體其實並沒有獲得充足的氧氣。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許多心衰患者會經歷一種非常特殊的“夜間窒息”現象。
簡單來說,夜間低氧血症會導致患者在睡覺時出現呼吸暫停,頻繁地從深度睡眠中醒來,感覺氣不夠用或者是猛地醒來時胸口憋悶。
甚至有時會有一兩秒鐘的“停頓”——雖然這種情況在不經意間消失,但它卻直接影響了睡眠的品質。
一位中年男性患者,他每晚的睡眠似乎都很浅,經常會在半夜中途醒來,拼命吸氣,像是突然被某種力量掐住了脖子一樣。
剛開始,他以為是做噩夢,後來才發現其實這是一種由心臟衰竭引發的低氧症表現。
醫生提到,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心臟在把血液推到肺部時不太給力,結果就是氧氣交換不夠充分,這會影響到晚上的呼吸狀況。
睡眠呼吸暫停
睡眠呼吸暫停並不是單純的打鼾,它其實是一種由氣道塌陷或心臟功能不全引起的生理現象。
當呼吸道出現暫時性閉合或遭受阻礙時,人體便會有呼吸暫停的現象。這種情況對於心衰患者來說,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
一位老年患者,曾經反覆打鼾,但一直覺得只是生活習慣問題。
直到有一天,他的配偶半夜被他劇烈的鼾聲嚇醒,看到他在睡眠中頻繁停止呼吸,並且每次呼吸暫停后,他都會猛地驚醒,喘著氣。
醫生檢查后告訴他,他的這種情況和心臟的泵血功能衰竭密切相關。睡眠呼吸暫停使得氧氣供應中斷,進而加重了心臟的負擔,造成了惡性循環。
最終,治療睡眠呼吸暫停,改善夜間氧氣供應,成了他治療心衰的重要一環。
也提醒我們,心衰患者在睡覺時出現的呼吸暫停、憋氣、頻繁醒來的現象,可能早在心臟功能不全時就開始發生了,而這些都可以通過調整睡姿、使用氧氣機等方法來緩解和治療。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心臟衰竭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