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計在於晨,有很多中老年人有晨練的習慣,晨練能強壯身體和塑造體型,更能得到生活中的樂趣。另外科學晨練能提高呼吸系統能力,改善循環系統和運動系統功能,讓人們大腦更加清醒,降低患上心臟病和肺部疾病風險,但讓人們糾結的是到底是空腹晨練好呢,還是飯後好呢。
晨練應該是空腹好還是飯後好呢?
1、晨起后空腹運動
有人認為晨起空腹運動能消耗體內脂肪,達到減肥瘦身目的;但也有部分人擔心空腹運動會耗竭體內能量,從而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需根據身體素質和運動量大小決定是否該空腹運動,通常身體健康的人、晨練強度小且能量消耗少可空腹運動。身體素質差或運動強度大,需吃完飯後再運動,以免引發心腦血管風險。
2、飯後再晨練
經過一晚上睡眠,體內能量和水分已經差不多被消耗完,晨練前適當補充能量更健康安全。可適當吃含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食物,適當補充水分,但不能吃得過飽,吃六分飽即可。吃得太飽會增加消化系統負擔,易引起胃痛或胃下垂。若早餐吃得過飽,至少一小時后再運動。所以習慣晨練的人盡量少量進食,補充足夠水分,然後在戶外鍛煉。
什麼情況下不能空腹晨練?
1、有低血糖風險的人群
正常情況下早晨做中低強度的運動,即使處於空腹狀態,因為身體有強大的血糖調節能力,並不會因為運動而出現低血糖。但血糖調節能力差的人,尤其是反覆出現低血糖如糖尿病病程長且控制不良、身體虛弱易發生低血糖的患者,若強行空腹運動可增加低血糖風險。另外持續性低血糖可引起全身無力、心跳速度加快、四肢震顫和冒虛汗等,嚴重時可引起休克或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所以有低血糖風險的人群,晨練前需適當進食,防止運動過程中出現低血糖。
2、運動量大時
部分人運動的目的是燃燒脂肪和增加肌力,因此會制定強度大的運動計劃。進行運動強度大且持續時間長的晨練時需適當進食,以免在運動過程中能量供不應求,從而誘發心悸或全身無力等。
3、患有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保持適度運動,能穩定血糖、血壓和血脂。但早晨正是疾病高危期,若空腹運動會加大心血管負擔,增加血液粘稠度,進而誘發心腦血管意外。所以此類人晨練前必須保證血壓穩定,適當進食補充水分后再選擇緩和運動。
溫馨提示
由此可見晨練前先適當進食,這樣比空腹更安全。心腦血管疾病和高血壓患者晨練活動前,先服用降血壓藥物。還有晨練的時間不能太早,盡量安排在太陽出來之後。每次鍛煉起來至少有10~15分鐘的準備活動如下蹲、彎腰或伸展等,能防止突然爆發力而引發骨折或肌肉拉傷。冬季惡劣天氣多,霧霾和雨雪天氣不能戶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