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正當時
更新于:2025-03-26 06:12:04

本文轉自:宣城日報

春季是萬物勃發的季節,適宜的起居飲食對一年的精氣神都至關重要。近日,記者採訪了市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王成,聽他介紹春季中醫健康養生的知識和方法。

飲食有道: 遵循“省酸增甘”原則

“春季養生要養肝健脾,同時潤燥。”王成醫師開宗明義地指出,在飲食方面,“省酸增甘以養脾,可以選擇一些辛味和甘味的食物,比如香椿、蘿蔔、薺菜、香菜等,同時避免過度食用青梅、檸檬、橘子等酸澀食物,以免影響肝氣的升發。”相比之下,魚肉、雞肉、菠菜、蘑菇、谷類以及南瓜、山藥、紅薯等甘平食物,堪稱春季餐桌上的理想選擇,它們既能滋養身體,又契合春季養生需求。

針對近期雨水較少、風大易生燥的氣候特點,王成醫師特別推薦了藕和荸薺兩種食物。“荸薺可以清熱、滋陰潤燥;藕生用能生津止渴,做熟后有很好的養血潤燥作用,同時還可以開胃解郁。”他詳細解釋道。

重點人群: “一老一小”春季要保健

“春季也是流感等傳染病的高發季節,我們要做好個人防護,預防流感。”王成醫師表示,春天出現的流感或傳染病多屬於中醫溫病範疇,常常會有發熱、咽痛等風熱症候的表現,“建議可以用一些葯食同源的草藥,比如菊花、蘇葉、陳皮,煎湯代茶飲,既可以疏風清熱,也可以散寒,同時還有和胃的作用。如果食慾不好,可以加點炒山楂、炒麥芽;如果口幹明顯,可以加點百合和麥冬。”

兒童急性呼吸道疾病防治方面,王成醫師指出,“中醫藥治療措施很多,既有口服中藥等內治法,也有小兒推拿、穴位貼敷、灌腸等外治法。”他提醒家長,“如果孩子得了急性呼吸道感染,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請醫生作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家長可以做一些小兒退熱和化痰的推拿手法。同時,一定要保障孩子大便通暢,如果胃腸積熱,也會加重肺熱。發燒的孩子要多飲溫水,還可以多吃一些酸甜味的水果和葉類蔬菜,可以用青蘿蔔、白蘿蔔煮水喝,或者把蘿蔔吃掉。”

對於老年人春季如何保健,王成醫師表示,“老年人晚上容易睡不著,中醫認為‘胃不和則臥不安’,建議老年人在睡前兩個小時不要吃太多食物或者喝太多水,避免影響胃的消化和吸收。”此外,睡前進行泡腳,頭涼腳熱有助於睡眠,對於不同的人,泡腳時可以選擇不同的足浴方,可以根據自身體質向醫生詢問選擇哪些中草藥泡腳更合適。

起居有常: 適當春捂 順應自然

王成醫師進一步指出:“生活起居要遵循夜臥早起原則,比冬季稍晚睡、稍晚起,同時注意防寒保暖,適當春捂,春捂應重點保護肩、頸、腰背和足部。”

作息運動方面,王成醫師提醒,“春天要‘夜臥早起’,外出要避免風寒,注意保護好頭頸部、肩背部,活動時可以選擇太極拳、八段錦等輕柔運動,防止過度出汗。”情志調理方面,他指出,“春天時容易著急生氣,人們要保持平和的心態。”王成醫師還向大家推薦了“三花代茶飲”,即玳玳花、玫瑰花和白梅花,可以疏肝解鬱行氣,也有助於春季情緒調整。

在這個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季節裡,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點滴做起,開啟健康新篇,享受美好生活。

奶奶的無奈
奶奶的無奈
2025-03-26 04:50:58
快馬加鞭
快馬加鞭
2025-03-26 04:51:12
春和景明人亦勤
春和景明人亦勤
2025-03-26 04:52:12
深情守望
深情守望
2025-03-26 04: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