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陽光報
驚現史前遺址
新石器遺存將鎮巴歷史前推三千年
陽光訊(記者 任軍 通訊員 陳明順 苗軼飛 文/圖)3月26日,漢中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隊在鎮巴縣碾子鎮對“三普”點進行複查時,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存,這是鎮巴縣首次發現的史前遺址。
該遺址位於鎮巴縣碾子鎮蓮花村牌坊莊(牌坊壩)。遺址處於納溪河的二級台地上,三面環山、一面臨水,這樣的地理環境既可以避風保暖,也易於防衛,還適合採集和狩獵,是史前人類理想的聚居地。
普查隊員對該文化遺存進行了詳細調查,發現該遺址分佈範圍呈不規則弧形,面積約8300平方米。遺址區現為土豆、油菜等農耕地,現場採集的陶片以夾砂紅陶片、夾砂紅陶塊為主,少量夾砂灰陶,其中包含夾砂紅陶器物口沿殘片2件、夾砂灰陶器物口沿殘片1件,未見彩陶、石器、骨器等。根據遺址所處地理環境和出土遺存分析,該遺址可能為一處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
漢中地區目前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主要分佈於漢江上游及其支流河谷地帶的第一、二級階地上,包括西鄉縣的李家村、何家灣、紅岩壩遺址,洋縣的土地廟和窖溝遺址,城固縣的江灣、周家坎和單家嘴遺址,南鄭區的龍崗寺遺址,勉縣的倉台堡和紅廟遺址等,最終形成了包括從老官台文化李家村類型到仰韶文化半坡類型、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和龍山文化在內的完整而成熟的陝南新石器時代文化序列。
鎮巴歷史悠久,根據《尚書·禹貢》和《周禮·職方》的記載,鎮巴在夏、商時期屬於梁州管轄。“三普”資料記載,鎮巴曾經有漢代、宋代墓葬,但還未曾發現過史前遺址。該遺址的發現將鎮巴的歷史提前了三千年,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