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東卸任、引望獨立,華為正在打造新的生態協同!
更新于:2025-04-05 14:42:57

近日,余承東的職務發生變化,其在華為官網及社交媒體的認證資訊發生了變更。他的身份由“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調整為“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

 

據瞭解,余承東卸任車BU董事長並非意味著汽車業務的收縮,而是一種戰略升級,是為了更加專注於華為的終端業務以及鴻蒙智行。換句話說,這是華為基於其戰略升級需求,進一步明確業務板塊的核心定位,推動資源高效整合。

從時間節點上看,這或許和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被正式裝入深圳引望智慧技術有限公司有關。3月31日,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引望”)已完成工商信息變更,股東新增賽力斯汽車和阿維塔科技(重慶)有限公司。徐直軍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余承東和朱華榮任副董事長。華為官網上徐直軍的職務是公司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等職務,未顯示引望相關信息。這意味著車BU主體不再是“華為旗下”。

目前,賽力斯與長安汽車旗下阿維塔兩家企業已入股引望,二者分別系華為智選車模式與HI模式下的合作方。此外,奇瑞亦於2024年11月中旬確認將入股引望。

這不禁讓人思考,華為如何在新的管理模式和市場結構中繼續維持行業領導地位?

打造新的生態協同

余承東卸任車BU董事長,不是一次個人調整,而是華為智慧汽車業務新階段的開始。當下短短的數月時間,車主們對智能汽車的需求已不再滿足於傳統的車輛功能,而是希望能得到更貼近生活的智慧解決方案。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種調整將有助於華為推出更契合市場需求的技術產品和服務。以問界M9為例,首次搭載了星閃車鑰匙,以前是“單機智慧”,現在則變成了“場景智慧,帶來人車交互的全新體驗。此外,問界M9升級了華為車語系統2.0、臨境抬頭顯示系統、鐳射投影巨幕2.0,實現了“座艙即生態”。

此外,問界M9推出了“老車主關懷計劃”的硬體升級計劃,用戶可通過更換雷射雷達、通信模組等延長車輛生命週期。問界M9將於第三季度全系升級至華為ADS 4.0智駕,預計升級時間在7—8月,老車主同樣可以通過OTA進行升級,將買車從“一次性交易”變成“終身價值”。

 

 

華為的終極目標不只是單純地賣車,而是構建“技術-產品-服務-使用者”的全鏈條生態。華為終端的6萬家零售門店和智慧汽車體驗中心將逐步融合,消費者可在同一空間體驗手機、平板、汽車等全場景產品。

余承東此次職務調整,標誌著華為正在轉向生態體系競爭,未來或將在智慧終端與新能源汽車兩大萬億級市場中掀起新的變革浪潮,並推動車BU實現更大的商業成功。

衝擊百萬銷量目標

日前,華為發佈年度報告,2024年公司實現全球銷售收入8621億元,淨利潤626億元。其中,智慧汽車解決方案業務收入263.53億元,同比大漲474.4%,首次實現當年盈利。這展現了華為在智慧汽車領域成長與盈利的新軌跡。

 

此前,余承東在2025年鴻蒙智行定下的目標是年銷量100萬。鴻蒙智行2024年全年銷量為44.5萬輛。問界是銷量擔當,其中問界M9,2024年累計大定突破了20萬輛,在中國市場50萬以上的豪華車型當中,這款車型連續9個月蟬聯月度銷冠的位置。與此同時,問界M7系列年度累計交付量為195900輛,並獲得了2024年新勢力車型年度銷冠;2024年9月,智界R7正式上市。短短數月時間,其累計交付量已達到28969輛。同年11月智界新S7整體價格也下降至22.98-31.98萬元,競爭力全面提升。享界和尊界則助力鴻蒙智行在高端化更進一層。

2025年,隨著問界M8、尊界第二款車型,享界S9的衍生車型的推出,為百萬銷量目標的達成打下了良好基礎。

 

 

華為智慧車領域另一條腿就是引望,余承東辭職的“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是其前身。如今,引望引入了賽力斯汽車和阿維塔兩家車企入股,它們分別出資115億元,各自占股引望的10%。3月31日,引望完成了工商信息變更,華為持股比例由100%調整為80%。

至此,引望公司開始走向獨立運作。隨著更多合作夥伴的加入,引望打造一個由汽車產業共同參與的電動化智慧化開放平臺。

別看引望和鴻蒙智行是兩條線,但是相互之間也有交叉相融的地方,因為賽力斯身處鴻蒙智行的陣容,卻也入股引望。需要說明的是,鴻蒙智行一直屬於華為終端旗下業務,儘管余承東的職位發生變更,並不會影響他對於四界業務的管理。

未來可以預見的是,鴻蒙智行和引望在2025年都將加快發展速度,共同支撐起華為的智慧汽車業務。

百姓評車

綜上所述,余承東的職務變更是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業務發展進程中的重要節點。華為在兩條線業務的發展過程中,正在從此前的"單點突破"轉向"生態協同",這種策略,或許正是華為應對複雜環境的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