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之妙:住,租售同權居無憂
更新于:2025-03-31 11:24:25

  新華社石家莊3月31日電(記者蘇凱洋、龔璟璐)安居,是人們的基本需求之一。住所是遮風避雨的物理空間,更是承載幸福生活的民生工程。春日融融,雄安新區隨處可見建設者的身影,在這裡,人們不一定非要花錢買一套商品房,以較低的支出租房,即可享受租售同權的待遇。

  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彙聚在此,他們何以“安居”?記者日前來到雄安新區啟動區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在這裡找到了答案。

  一張床,成為年輕人的“避風港”。

  傍晚時分,住戶陸續返回華序府項目雲霞園社區,其中不乏初到雄安的年輕身影。結束一天的忙碌,“00後”張禕純坐在床邊讀起了書。“剛到雄安,對很多事情還很陌生,但每次一回家,就感覺很踏實,家人也很放心。”作為啟動區大學城專案的講解員,一個月前她才剛剛入職,這裡一張床每月450元的租金對她而言完全可以承受。

  雖然租金實惠,但環境並不簡陋。記者走進“一張床”戶型樣板間,明亮的客廳與陽臺自然銜接,使室內空間更通透,廚房內灶具、抽油煙機等一應俱全,衛生間也是精裝修過的。

  “城市治理需要讀懂‘一張床’的分量。它不僅為過渡期的求職者提供舒適的休息空間,更衡量著一座城市的溫度。”河北雄安保障房安居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傑說,“一張床”月均租金低,為剛入職的年輕人及短期工作派遣人員提供了一種低成本的住房解決方案。

  一間房,打造奮鬥者的中轉站。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在雄安開啟了人生奮鬥新篇章,“一間房”為這些懷揣夢想的人們提供了獨立的生活空間。

  “80後”劉峰是雄安宣武醫院的一名工作人員,去年5月,他隻身來到雄安,“家人還在石家莊,每週末都要回去。目前來雄安,主要是為了工作,所以‘一間房’剛好能滿足我的需求。”

  在社區打造的“15分鐘生活圈”裡,便利店、共用書吧、衛生服務站、小型健身場所等設施一應俱全,日常生活需求均能得到滿足。工作之餘,劉峰還會參與一些社區組織的娛樂活動,享受生活的樂趣。

  “人們來雄安不只是工作和居住,還要有豐富多樣的生活,我們希望在雄安打拚的人們可以找到一處寄託身心的家。”程傑說,無論是“一張床”的溫暖起步,還是“一間房”的寧靜心安,傳遞的都是“此心安處是吾鄉”的雄安溫度。

  “等我在這邊穩定了,就考慮把家人都接過來,改租一套房。”劉峰說。

  一套房,托起新市民的安居夢。

  今年49歲的郭慶輝是一名律師,從“落腳”雄安到決心“紮根”,他只用了一年的時間。

  “在雄安,人人都是奮鬥者。”2024年初,郭慶輝舉家來到雄安,在華序府專案清暉園社區租了一套140多平方米的房子,足夠一家五口人住。

  到雄安后,郭慶輝最關心兩件事,一是自己的事業發展,二是孩子的學習成長。“雄安發展很快!去年我來的時候,公司才10幾個人。不到半年時間,就有30多人了。”郭慶輝說。

  得益於雄安的“租售同權”政策,郭慶輝的三個孩子都順利辦理了轉學入學手續。當前,雄安承租人只要提供住房租賃合同備案資訊,在子女入學、居住證辦理、積分落戶、公積金租房提取等方面的權益都能得到保障。目前,雄安新區已有3500余戶家庭憑備案租賃合同為子女成功辦理了入學手續。

  記者從雄安新區住房管理中心瞭解到,在雄安新建片區,市場化住房專案按不低於30%比例配置只租不售的租賃住房,確保在人口流入的重點區域始終保有一定規模的租賃住房。租賃住房和商品住房同設計、同建設、同品質、同交付,共用社區環境和公共服務配套。目前,河北雄安保障房安居工程有限公司已為雄安引進人才、新市民、青年人等提供租賃住房8898套,包含從30平方米到250平方米的多種戶型。

  雄安新區住房管理中心主任陸長明介紹,雄安新區通過創新“多主體供給、多管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落實“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的多層次、階梯化保障性住房供給格局,讓每一位雄安建設者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場景。

殯葬行業的年輕人
殯葬行業的年輕人
2025-04-05 23: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