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4月5日電(記者尹思源)這兩年,“00後”從學校畢業踏入職場,和“前輩”們相比,他們的就業理念更加多元,一些在傳統觀念裡讓人“退避三舍”的行業中,時常能看到“00後”的身影。
在天津市第三殯儀館,畢業於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殯儀學院的“00後”小夥李騰飛就選擇成為一名殯儀從業人員。
“我和殯葬行業結緣,要從高中說起。”李騰飛說,高中時期一次偶然機會,他觀看了電影《入殮師》。“電影中有句臺詞說,‘死亡是一扇門,逝去並非終結,而是走向下一段旅程’,這句話讓我感覺殯葬行業或許是一個‘被誤解’的行業。”他說。
帶著這種認識,李騰飛在高考報志願時填報了殯葬相關專業。
“父母特別反對,他們擔心我在婚戀、社交方面受到影響。”李騰飛說,父母強烈建議他“換一個專業”。
但真正系統學習了相關專業知識的李騰飛卻有著自己的堅持。“人們很少談論‘死亡’,甚至避諱‘死亡’,但學習這個專業讓我意識到,消除對死亡的誤讀,能讓人對生命有更深刻的感悟。”在校期間,李騰飛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提升專業技能上。
入職后李騰飛才發現,做好這項工作遠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安撫家屬情緒、做好告別儀式的流程設計、化解部分家庭的矛盾糾紛……這些工作的複雜程度,僅靠專業知識遠遠不夠。
2024年夏天的一個夜晚,正在值班的李騰飛接到任務,將一具老人的遺體從醫院運往殯儀館,但老人的家屬身在外地,要等到深夜才能趕到天津。電話裡,逝者家屬因無法馬上趕到而焦急萬分,幾度因情緒激動說不出話。
“您先別急,路上注意安全,這邊有我,您放心。”李騰飛一邊妥善處置遺體,一邊安撫家屬情緒,家屬趕到后,又幫著跑前跑后辦理各項手續,直到確定逝者家屬回到住處才放下心,天蒙蒙亮才躺下休息。
遺體火化當天,逝者家屬緊緊攥著衣角站在角落,身體不受控制地發抖,李騰飛看到後遞上一杯溫水,輕聲安撫著。業務辦結,這位家屬緊緊攥著他的手連聲感謝。“那一刻我覺得我就像電影《入殮師》里的主角一樣,既讓‘逝者身安’,也讓‘生者心安’。”李騰飛說。
他的堅定選擇也逐漸打破了父母對殯葬行業的固有認知。一次跟家裡人視頻聊天時,父親一臉認真地對他說:“這份工作是有意義的,既然選擇了就要好好堅持下去。”
除了父母的認可,更多和他一樣的年輕人加入到這個行業,同樣讓李騰飛感到開心。
“‘死亡’並不是一件需要忌諱的事情,明白了什麼是‘死亡’,才能更好懂得‘活著’的意義。”李騰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