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提倡:減肥應“補瘦”?3種方法讓你越來越瘦!
更新于:2025-03-26 09:46:33

肥胖不僅僅降低人們的自信心,而且也是多種疾病的高風險因素,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和脂肪肝以及癌症等。不少人通過節食的方式來減肥,確實能起到一定的減肥效果,但卻會降低基礎代謝率,長久下去也會造成全身乏力、精神狀態差和厭食以及營養不良等,甚至會導致體重反彈和內分泌紊亂等。中醫不建議人們以節食的方式減肥,應科學規範補,減肥效果事半功倍。

為什麼中醫提倡“補瘦”?

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食物進入體內后,需依靠脾運化,把食物化為營養物質,然後運輸到身體每一個部位,也能清除體內痰濕和代謝廢物。10個肥胖者中9個脾虛,脾虛會造成體內熱量過剩,使得熱量轉化成脂肪和痰濕,從而導致肥胖。通過健脾平衡機能的方式去除痰濕,從而起到減肥效果。

如何通過中醫補瘦?

1、重點養脾

保持一日三餐規律,按時按量吃飯;也可以採取少量多餐原則,時刻提醒自己多喝水,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不能暴飲暴食,遠離香煙和酒。21點之後不能吃任何食物,因為晚上脾胃運轉能力減弱,吃夜宵會產生大量多餘的熱量;在中醫指導下選擇具有健脾消脂功效的中藥,比如決明子、荷葉和丹參以及山楂等;也可以自製中藥粥,比如糯米山藥粥、山藥蓮子小米粥等。

2、運動

運動是健康的減肥方式之一,不僅能消耗體內多餘熱量,而且也能強身健體和塑形,可加快胃腸道蠕動速度,提高基礎代謝率,同時也能補脾和去除濁氣,特別適合虛胖者。盡可能選擇強度低且持續性比較強的運動專案,比如打太極拳、慢跑和八段錦以及游泳等,運動時間應安排在飯後1~1.5個小時。

3、點穴推腹

脾經上有眾多穴位,包括三陰交穴、太白穴以及陰陵泉穴等,通過按揉和溫灸,能促進下肢氣血迴流,起到健化脾氣效果。

溫馨提示

總而言之,節食減肥是錯誤的,導致熱量不超標的情況下,做到飲食多樣化,多吃新鮮蔬果和五穀雜糧,遠離辛辣和油膩食物,吃飯時做到細嚼慢咽,一頓飯用餐時間不能低於30分鐘,只吃7~8分飽就行。與此同時應有充足睡眠和積極樂觀的情緒,維持內分泌穩定。

敲帶脈有哪些禁忌?
敲帶脈有哪些禁忌?
2025-03-26 04: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