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新型冠狀病毒風波后,人們意識到衛生且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手部衛生。但生活的一些小習慣看似衛生,實則對身體帶來意想不到的傷害,快點看一看你有沒有中招。
哪些看似衛生的好習慣實則是錯誤的?
1、抹布擦一切東西
一般家庭中備1-2塊抹布,用來擦拭餐桌或灰塵,但不能用抹布擦一切物品。因為抹布是最髒的,在擦桌子時易導致二次污染,雖然桌子表面擦拭乾淨了,不過細菌卻殘留在上面。家庭中應多備幾塊抹布,擦餐桌或食物的抹布要分開,每天都要清洗且曬乾消毒。
2、洗好的餐具和水果用毛巾擦
把餐具和水果洗好后,部分人習慣用毛巾擦拭,這是非常不好的習慣。現在家庭所用的自來水都經過嚴格消毒處理,自來水沖洗餐具和水果后很乾淨,不需再用毛巾擦拭。另外毛巾上易沾染病菌,可能導致蔬菜和水果二次污染。
3、棉簽掏耳朵
雖然日常用的棉簽乾淨且無毒,不過不能拿棉簽掏耳朵。耳並不是毫無用處,能保護耳膜,防止外部灰塵或其他顆粒物入侵,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護作用。若耳分泌過多且嚴重影響到聽力時,需進一步去醫院做處理,不能擅自掏耳朵。
4、起床后第一時間把被子疊上
部分愛乾淨的人習慣起床后立馬把床鋪整理好且疊好被子,但這是錯誤的做法。一天中有7~8個小時的時間在床上度過,睡覺時皮膚分泌的汗液、死皮以及角質會脫落在被子中,正適合蟎蟲生長。起來後立馬疊被子,使得被子上汗液不能發揮透氣,久而久之積累太多蟎蟲,進而誘發皮膚疾病。不妨把被子放到陽臺上晾曬十幾分鐘;也可以把門窗打開,被子反過來朝上攤開,能説明汗液揮發。
5、開水燙洗碗筷消毒
部分人習慣用熱水來燙碗筷,認為能達到消毒殺菌效果,遺憾的是這起不到任何作用。確實高溫能殺死部分細菌,不過在特殊溫度和環境下,持續一定時間才能起到殺菌效果。就拿沙門菌來說,在80℃環境中持續5分鐘才能被殺死。
6、用衛生紙和麵巾紙包裹食物
沒有方便袋時部分人習慣用衛生紙或麵巾紙包住食物,然而部分衛生紙中含有螢光增白劑,這是一種化學毒物,可能會轉移到食物中。螢光增白劑進入體內不易被分解,增加肝臟和腎臟負擔,甚至誘發癌症。
7、私處用清洗液
部分女性愛乾淨習慣用清洗液清洗私處,但這樣會破壞陰道菌群環境,降低私處自潔功能,反而使得致病菌入侵,進而誘發婦科疾病。健康情況下用溫清水對局部擦洗即可,不能濫用清潔液。
溫馨提示
若你也有以上幾個壞習慣需立馬改掉,不要再執迷不悟了。另外水果放置時間太長,即使爛了一點也要全部扔掉,因為其中含有黃麴黴毒素,這屬於致癌物質,易引發肝癌或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