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一個人有沒有管理能力,就看這2點
更新于:2025-03-26 08:23:36

第一個,看你能不能拿到業務結果。

第二個,看你有沒有培養人。

針對這兩點,展開說說。

先說業務結果。

如果一個管理者持續拿不到結果,一直完不成目標,這樣的管理者一定是沒有管理能力的。

業務目標一年會比一年高,你到底能不能帶領團隊完成?

拿結果,看的是你管業務的能力,這也是在管理工坊教給大家的目標落地八部曲中的核心內容。

比如要學會給員工定目標。

績效目標就是一根指揮棒,你考核什麼,下屬就會做什麼。

這也要求管理者知道如何拆解為關鍵性的指標,知道什麼對你要的結果起著決定性作用。

定目標不是單一的“只要”,而是既要又要還要,這樣才能保證業務是健康的。

定目標後,還需要有看關鍵數據儀錶盤的能力,儀錶盤就是方向盤。

美團能夠在千團大戰贏下來,就是內部在數據化、量化和結果導向方面做得好。

美團的每個管理者都必須學會看數據,領導開日會、周會,過的也都是數據。

人會騙人,數據很難騙人。從結果報表、過程報表、財務報表三張報表就能發現問題,通過不斷地復盤,也能從中找到增長策略。

既然數據化和過程管理如此重要,為什麼大多數人不願意這麼做?

因為正確的動作,從來都是反人性的,很少有管理者能堅持下來。

然而一旦堅持下來,那麼就有區別於普通的團隊,也就等於在內部建立就起了一套高效的工作系統,有利於拿到業務結果。

再說培養人才。

為管理是通過團隊拿結果。如果管理者是團隊中最大的銷售,是最厲害的業務員,那麼管理者就沒有發揮作用。

而且培養人才,是管理者的需求。

其一,管理者的績效好不好,取決於團隊的績效。

如果不培養人,即便他們現在的能力能達到要求,可以完成目標。但管理者的目標會越來越高,不培養人,很可能之後就完不成了,就會影響管理者的利益。

所以培養人,是為了能持續拿到結果。

其二,無後備不晉陞。

什麼意思?如果要提拔一個管理者到更高的位置,就要看看他有沒有替補的管理者。

因為如果沒有替補的管理者,就貿然晉陞你,不能保證你在新的位置上幹得好,但可以保證老業務一定會坍塌。

所以如果管理者想往上走,就一定要培養人。

因此管理者一定要有做好業務,和培養人的能力。

那麼做業務的方法,和培養人的方法在哪裡學?

其實就是管理工坊中的管理七劍,包含了自我管理、團隊管理和業務管理三個系統,能解決你拿不到結果和管不好人的問題。

老闆的頂級思維模式
老闆的頂級思維模式
2025-03-26 09: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