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HR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我最近入職到一家100人左右的私企做人事主管。
因為公司成立時間只有2年多,所以公司的各方面都還在完善當中,不管是環境、工作氛圍、企業文化等方面都是不完善的。
在招聘的時候公司對於候選人的吸引力也特別不足,總招不進來高端的人才。
我要怎樣做才能提升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呢?
這個案例其實講的是“ 創業公司該如何招聘和吸引人才” ?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 創業公司招聘和吸引人才相比較大公司或成熟公司肯定是難的。
公司各方面都不是很完善,招聘資源、預算有限,品牌知名度也比較弱。
那 創業公司的 老闆及 HR 該 如何做好招聘和人才吸引呢?
— 1 —
什麼是“人才吸引”?
希望牛人能給自己的公司帶來好運,甚至扭轉乾坤。
最後發現,這個人在自己的地盤上根本發揮不了能力和價值。
不僅浪費鉅資,還把內部員工搞得怨聲載道。
真正的人才,一定會看錢,但不會只看錢,也不會只看當下的錢。
首先,他要瞭解到他是否有基本的意願。
尤其是創業公司,候選人求職或加入的意願要重要於他的能力。
並且這個意願應是主動的,而不是企業在一開始就推動的。
這個意願,來自對一家企業文化、企業願景和使命的認同,是對企業創始人經營理念的認同。
這是人才吸引之前,首先得摸底對方是否是你應該要找的人,是否是“對的人”。
人不對,你用再多的方式也很難有效果。
人不對,即使高薪挖來了,很快也會離開。
其次,才是給人才匹配的激勵。
而這個激勵,則考驗了你對這位人才的瞭解。
他想要什麼?你有什麼?
一般來說 ,人才既有共性的需求,也有個性的需求。
共性的需求是,是人才, 都渴望這份工作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獲得別人的高度認同,享受工作帶來的成就感。
而個性的需求可能就是工作環境、獨特福利、上級管理風格等等。
— 2 —
如何吸引人才?
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優秀的候選人大多會關注這幾點:
-看企業商業模式、產品和發展願景
尤其是營銷和技術人才,會比較重視產品和市場。
如果企業的商業模式有吸引力、業務產品有吸引力,哪怕很小眾,哪怕剛起步,對於這些人才也是有吸引力的。
真正優秀的人才,不會只看眼前這點利益,而是會看三年五年企業的發展如何。
-看老闆
核心人才肯定是要見老闆的,也得是老闆親自來談。
所以創業公司最重要的的招聘官應該是老闆。
創業公司的老闆會有這樣幾個角色:
一個是老闆自己要做招聘
100人不到的企業,核心崗位可能就那7-8個人,但這幾個人會非常重要。
這些人怎麼能光靠hr來招呢?hr很多時候是無法理解創始人的創業理念和內心想法的。
所以,老闆需要去想,我這10%的頭部核心骨幹應該是哪些人,他們來自哪裡,去哪裡尋,怎麼尋。
核心團隊的搭建、優化、更新,這個事情得老闆自己做。
二是老闆要對招聘把關,吸引人才。
100不到的企業並非招聘都是hr和部門面試就可以的。
像小米、騰訊、阿裡,在百人規模的時候,都是老闆親自面試把關、親自選人。
這個選人,不僅僅會看文化,是否有創業精神,也能體現老闆對人才的重視,從而能夠有效吸引到人才。
老闆在面試中向候選人去道出自己企業的願景、使命、產品優勢、人才發展這些內容時。
影響力和說服力肯定是要強於hr和部門面試官的,吸引人才的力度肯定也是不同的。
-看文化
越來越多的年輕的優秀人才會青睞一些“小而美”的企業,
因為大公司有大公司病,會議多啊,領導多啊,太卷啊,等等。
而創業公司的扁平化、透明化、效率高,溝通直接,這些都是亮點。
也是年輕人喜歡的工作氛圍。
環境可以沒有那麼高大上,但大家互相之間關係簡簡單,幹著開心。
我認識一位朋友,創業了8年,從一開始的3個人到現在的50不到,一直都是小公司。
但核心骨幹幾乎沒有流失,錢也沒少掙,關係簡單,氛圍好。
五險一金也有,中午還有阿姨每天不重樣的給大家做愛心午餐。
光看看他們每天午餐的照片,就吸引的別人不要不要的。
所以,對於創業公司, 如何招聘和吸引到人才,就3點:
一是找對人 ,你要的是什麼樣的人才?是否定位合適?
二是發揮老闆的作用和影響力 ,需要在招人選人這件事情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
三是用心去發現公司的亮點 ,不是對方要什麼給什麼,而是你有什麼,正好他又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