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社會的生活節奏是越來越快了,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只能被迫成為“忍者”。對於這部分朋友來說,不僅要憋情緒,還要學會憋噴嚏、憋尿……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人體器官若是長期處於“憋屈”狀態,就很容易發生病變,如果情況比較嚴重,甚至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一般來說,若是長時間憋噴嚏或憋尿,就很容易使身體健康受到威脅,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一、憋噴嚏
其實,打噴嚏是人體的一種正常應激反應,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僅可以有效清除鼻腔中的異物,還有助於放鬆臉部肌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噴嚏的能量是比較驚人的,在打噴嚏的時候,粘液滴的噴出速度可達到每小時160公里。對於想要打噴嚏卻憋著不打的朋友來說,很有可能因此憋出“內傷”,從而引發以下2個危害。
1.誘發鼻竇炎
鼻竇位於鼻腔內部,在我們憋噴嚏的過程當中,氣體可能會瞬間沖入鼻竇中,從而導致鼻粘膜中的毛細血管出血,繼而誘發壓力性鼻竇炎。
2.損傷耳朵
我們都知道,鼻腔與耳朵是相通的,在憋噴嚏的過程當中,壓力可以快速傳導至中耳腔,從而對中耳以及內耳的精細結構造成損傷,如果情況比較嚴重,還可能引發頭暈、頭痛、聽力下降等癥狀。
二、憋尿
對於人體來說,膀胱承擔著儲存尿液的工作,當膀胱中的尿液累積到200毫升時,人體就會自然產生尿意,而當其中的尿液累積到600毫升左右時,膀胱就會處於過度膨脹的狀態,此時控制排尿的肌肉會變得格外鬆弛。
一般來說,如果只是偶爾憋尿,那麼肌肉很快就會恢復原有的彈性,但若是長期憋尿,就可能引發一系列的泌尿系統疾病。具體來說,主要表現為以下2個方面。
1.排尿異常
對於長期憋尿的朋友來說,很有可能出現排尿異常的現象,而這種現象通常有兩種表現。第一種是憋尿肌無力或尿道括約肌痙攣,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使人出現排尿困難的癥狀。第二種則是控制排尿的肌肉變鬆弛,此時人體很容易出現尿頻或尿失禁的現象。
2.細菌感染
在長時間憋尿的過程當中,會導致膀胱粘膜的抗菌能力有所下降,此時很容易給外界細菌提供可乘之機,從而導致尿路受到感染。如果情況比較嚴重,甚至會誘發急性腎盂腎炎。
總而言之,當大家遇到想打噴嚏或想上廁所的情況時,最好不要自己憋著,否則就可能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這對於保障身體健康是不利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若是遇到了一些重要的場合,則建議做好保暖工作,並注意少喝水,這能夠有效防止自己出現想打噴嚏或想上廁所的情況。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