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不生病?
這當然離不開免疫力。可以說,我們之所以能夠每天健康地生活,乃至實現長壽,和免疫力強大分不開。
所謂免疫力,就是身体免疫西抵抗外不侵袭的“力量”。古代中醫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那裡說的“邪”,指的就是外協,或者說外來病因。而“正氣”,也就大致相當於我們現在說的免疫力。
在現代科學的範疇裡,免疫系統是由身體的多種分子、細胞、組織有機組成,一起幫我們身體抵抗外來有害因素的侵害。
一般來說,身體的免疫力和年齡有很大關係。嬰幼兒因為免疫系統不成熟,免疫力也就比較弱。
長大後的成年人,免疫系統就會達到鼎盛時期。而隨著年齡的增加,進入中老年后,身體的免疫力再次走下坡。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經常去醫院的,要不就是小朋友,要不就是中老年人,年輕人相對還是比較少的。
但有的人就是不肯服老,明明自己已經到了中年,免疫力不是那麼強大了,生病之後卻不願意去醫院,以為自己隨便找點葯吃了就行,實際上,不懂醫的人隨意服藥,有時候不但不能治病,反倒會出現一些健康問題。除了直接導致疾病的不可控之外,還有一個相對隱晦的結果,那就是導致免疫力下降。
也就是說,某些藥物,很容易傷害免疫系統,削弱機體的免疫力。這也和傳統中醫說的“是藥三分毒”很類似。
那麼,中老年人,怎麼科學合理地用藥,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健康呢?
綜合起來,至少有如下六類藥物,真的容易削弱免疫力,中老年人尤其要引起重視:
1、抗生素藥物:
抗生素是現代人健康長壽的守護者,自從青黴素問世之後,人類的平均壽命直接得到提高。這是因為抗生素能夠消滅各種微生物,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等。
但如果長期使用抗生素,同樣也會削弱免疫系統的機能,因為抗生素在殺滅有害微生物時,同樣也殺死了對身體有好處的有益菌。破壞了內環境平衡,身體的免疫力就會下降。
所以,長期使用抗生素的人,更容易出現耐受性,這也是免疫力下降的表現。
2、他汀類藥物:
中老年人血脂偏高的情況常見,服用他汀類藥物的中老年人越來越多,各種心血管藥物、降血脂藥物等等。
而他汀類藥物能夠抑制維生素D的合成,導致鈣質流失,對身體健康也是很不利的。
因此,中老年人、尤其是不得不長期使用他汀類藥物的中老年人,請注意維生素D和鈣質的補充,這樣才能避免免疫力下降。
3、各種激素類藥物
曾經有一段時間,各種估計蘇磊藥物在臨床上大量泛用,包括糖皮質激素、類固醇激素和性激素。
這些激素長期使用,能夠抑制原本分泌激素的腺體,時間一長,即使停用了藥物,體內的激素水準也不能恢復。
其次,激素類藥物大多都是“廣譜”的,也就是對全身各個組織器官都會產生影響,尤其是肝腎,因為激素的代謝會增加它們的負擔。
因此,長期使用激素類藥物的中老年人,身體的免疫力必將下降,這也是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
4、安定類藥物:
現代人睡眠品質普遍不好,失眠、難以入睡很常見。於是,很多人便不得不藉助鎮靜安眠藥來説明睡眠。
以安定為代表的鎮靜安眠藥,本質上是對中樞神經的抑制,阻止神經興奮性的傳導效率。
長期使用安定類藥物,對神經系統和大腦都是很大的傷害,對身體免疫力也會明顯下降。
5、免疫抑製劑:
這一類藥物就不用說了,原本就是用來抑制免疫反應的。因為一些疾病的病因在免疫系統,不得已只能使用免疫系統抑製劑。
如果中老年人長期過度使用免疫抑製藥物,身體的免疫稀溏長期被認為“壓制”,免疫力能夠強大得起來嗎?
6、解熱鎮痛藥:
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頭痛腦熱的時候,也就會使用過解熱鎮痛類藥物。
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把解熱鎮痛藥浴止痛藥混為一談,身體哪裡有點痛就吃點,這其實是很不正確的。
大多數鎮痛類藥物都有一定的成癮性,使用的時間越長,耐受性也越來越高,甚至產生依賴心理。時間一長,免疫系統也會被抑制,免疫力也就被削弱了。
總而言之,我們記住一句話,是藥三分毒,不管哪個類型的藥物,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危害。
尤其是中老年人,本身的免疫系統就在走下坡路,卻又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不得不使用藥物。上述六類藥物,對身體的免疫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傷害,請引起重視。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諮詢專業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