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管理和產品開發的過程中,復盤、開會、構建管理者體系、自我管理與向上管理等技能至關重要。這些技能不僅有助於提升個人工作效率,也對團隊協作和組織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本文將詳細介紹這些管理技能和策略,旨在幫助讀者在職場中實現更高效的工作和更明智的決策。
一、如何復盤
回顧目標(Goal):你的上個季度的目標是什麼?要達成什麼樣的結果?在阿里內部,這被叫做“時光倒流”。
評估結果(Result):你明確了目標,那你要評估結果。結果是好是壞,需要你以翔實的數據作為支援。
分析原因(Analysis):有了事實結果,就要進行診斷和分析,為什麼目標達不成,原因是什麼?為什麼目標達成了,原因是什麼?
提煉經驗(Insight):復盤的目的是為了提煉出經驗,鞏固優勢,改善劣勢,取得下一個階段的勝利,這才是復盤的價值所在。
二、如何開會
第一步:明確會議目標和達成的貢獻,開會的時間控制在一小時以內。
第二步:只邀請有效人員參加會議。每次開會,只邀請有效人員參加,和事情相關的人。
第三步:所有人做好會議相關的準備。會前有準備,會中才會高效。
第四步:有效的會議主持人。要控制會議進程和確保拿到結果。
第五步:嚴格遵守會議流程。高效會議,必須要嚴格控制流程和時間。主持人要把控時間第六步:達成共識。哪怕只有階段性的結論,也是需要達成共識的。
第七步:必須有跟進記錄。達成共識之後,有跟進的規劃、有會議記錄,有落地的措施。
三、如何構建管理者的體系
1. 思維體系:
系統思考,把事情、人物、時間,有機結合在一起,當作一個整體進行思考。考慮各個要素之間的關係,動態權衡。
深度思考,無干擾狀態下專注進行職業活動,使個人(對某一事物)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想的在深入一些。
模型思考,從經驗中總結規律,再把規律抽象出來,變成可以清晰表述的諺語、公式、定律,這些濃縮之後的經驗。
2. 行動體系:
雙目標清單:即在一段時間內,完成一些對自己最為重要的事情,對其他次要的工作則可以置之不理。聚焦,專注到重要事項。
PDCA 管理事項:即 Plan(計劃), Do(執行),Check ( 檢查) 和 Act( 處理),明確目標後去檢查,在復盤,尋找不能達成的原因。
福格行為模型:一個人要做一件事,需要足夠的動機,可以勝任的能力和有效的提示線索。只有當三者同時滿足時,行為才會發生。
3. 學習體系:
當今時代,你要在 9 個月內掌握一門新專業,而這門專業在 4 年後過時,但是你在專業存在的 3 年內,可以變得非常富有。
讀經典書籍:讀書要從經典讀起,盡量不要讀暢銷書。不斷提煉底層的統一性思維模型。
費曼提問法:就是你必須有一打“你喜歡問的問題”,這些問題不斷閃現在你的腦海。不斷的提問,思考。
學以致用:學習的關鍵是提升知識吸收率,其中最有效的舉措就是,大量輸出。吸收,輸出,不斷反覆重複,沒有捷徑。
4. 學會自我剖析提問:
目標是什麼?
前提條件是什麼?
如何更有效率的達成目標?
如果無法達成目標,最佳策略是什麼?
事情的核心是什麼?
事情的本質是什麼?
如果存在資訊差,對結果有什麼不同?
如何驗證這件事的完成情況?
通常做這件事,會犯哪些錯?
通過這件事,我能獲得哪些成長?
這件事值得長期投入嗎?
這件事投入的資源和結果匹配嗎?
5. 向上管理的技巧:
第一,換位思考,支撐你的老闆做更好的決策。思考領導為什麼做這個決定?還需要什麼資訊,才能做更好的決定?在這個角度提供支援。
在做好手頭事的前提下,提供這些支援,是最好的支撐姿勢。
支撐的智慧是——超越對錯,先做好手頭事,然後推動領導做最好的決策。
什麼是 B 端產品經理?和 C 端產品經理有什麼區別?
B 端產品經理中的 B 是 Business,商業的意思,B 端產品經理首先就要理解這個職位的重要性,要設計出更適合這個專案需求的產品方案,B 最終產品經理在日常工作中…
第二、支撐領導,多關注領導的長處和優勢。如果領導天天盯著你的短處而不是長處,是不是你也很痛苦?換位思考下,如果你天天盯著領導的短處,是不是他也很難受?你要做的是支撐你的領導,讓他發揮自己的長處,做出對團隊更有利地決策。
第三、直面缺點,能及時補位幫領導解決問題。拍馬屁是讓領導躺在舒適區,對缺點視而不見,降低團隊效能,而支撐則是輔助決策,及時補位,讓團隊目標更好地實現。第四、能消化情緒和戒除浮躁心理。
不帶情緒做事,消化情緒只對事情,不去猜測人家為什麼的心理。
不帶戒燥思維,把“這件事為什麼會發生在我身上”的想法換成“這件事教會了我什麼”會從內到外的平和。
1)品牌和市場的關係:
品牌>市場部:集團旗下有很多產品品牌,每個品牌日常運營由各自的子公司來負責市場活動,而集團層面則設有品牌戰略部,負責統籌和指導這些品牌的發展方向。
市場>品牌部:品牌整體戰略,包括塑造品牌形象、設計廣告、組織市場活動、製作新媒體內容;媒介團隊負責處理媒體關係,包括媒體購買、明星代言和品牌合作。
2)市場部門內容拆解:
管道投放(主導獲客)
公關(專注宣傳、跨界合作、公益活動)
新媒體運營
活動組
整合行銷
市場部們主要職責:市場調研,制定推廣策略。這包括選擇和開發銷售管道,與代理商進行溝通。
品牌日常主要內容:建立品牌體系,設計品牌手冊、以及產品推廣,廣告創意、內容製作和運營新媒體。
品牌內容的核心:功能、賣點,產品價值。一個市場總監、品牌包攬行銷中心的時代過去了。
找到品牌人擅長的點,找到自己的主戰場。企業千萬不用用戰略上的懶惰,掩蓋戰術上的勤奮。是時候想一下,新時代需要什麼高效率的組織架構了。
專欄作家
鄭火火,公眾號:炏的黑匣子(zydsgj),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從事母嬰消費品多年,致力於做一名懂用戶的產品人。專注使用者研究、行為分析、消費者心理分析。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