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青年集結!2025中關村論壇人工智慧主題日聚焦青年科創與人才培養
更新于:2025-03-26 05:03:21

淩晨三點的中關村,咖啡香混著代碼味。

一群年輕人正圍著螢幕較勁:有人試圖讓AI理解“社恐”的社交信號,有人用大模型設計能跳舞的機器人,還有高中生在搗鼓“AI預測流浪貓行為”的公益專案。

這不是科幻片場,而是海澱青年創客的日常。

在人工智慧重塑世界的浪潮中,青年科技人才正成為最活躍的創新變數。

3月27日至31日,2025中關村論壇“人工智慧主題日”將在北京海澱啟幕。這場彙聚17場高端論壇的科技盛會,首次系統性構建青年科創友好生態,通過三大核心板塊——未來人工智慧先鋒論壇發佈AI100青年人才計劃、AI for Science青年論壇聚焦前沿技術與青年人才、人工智慧領軍人才發展論壇探索人才貫通培養,為全球青年科學家、創業者和青少年搭建“創新-實踐-成長”的全鏈條平臺,助力青年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夢想照進現實。

未來人工智慧先鋒論壇:

海澱的“全球AI人才引力場”

作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海澱以37所高校、14家AI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1300余家人工智慧企業和1.23萬名人工智慧學者為基底,構建全棧產業鏈佈局。這裡不僅是技術的高地,更是青年的成長沃土——海澱正推進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設,通過100項具體舉措,打造向上向善的青年文明之城、追夢築夢的青年創新之城、好學樂智的青年成長之城、宜居宜業的青年樂活之城、共用共治的青年開放之城。

在這裡,清華園的晨跑者可能正醞釀著顛覆性演算法,北郵實驗室的燈光見證著6G通信的突破,而北大未名湖畔的討論會正在定義下一代AI倫理框架。

讓青年成為城市發展的“合夥人”。“青年是海澱的未來,成就青年就是成就海淀的未來!”正如海澱區委書記張革在2024開學季所言,通過定向選調政策、人工智慧人才特區建設,這裡為清華“姚班”、北大“圖靈班”等頂尖學子提供從學術新星到產業領袖的貫通式成長通道。

正是在這片創新沃土上,一場更深刻的“人才變革”正在醞釀。在3月29日即將召開的未來人工智慧先鋒論壇上,海澱區將以“AI100青年先鋒計劃”向全球青年發出邀約。該計劃由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與《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聯合發起,旨在挖掘AI領域最具潛力的青年領軍者,構建“人才-技術-產業”的立體化評估體系。

首先,創新機制,對標國際,重構人才評價標準。

AI100青年先鋒計劃以挖掘最具潛力的青年人才為目標,短期目標是打造具有國際公信力的AI青年人才榜單,長期則致力於構建全球AI創新社區,形成“人才驅動技術、技術賦能產業、產業反哺生態”的閉環。這一機制與美國《時代》週刊“AI 100人”評選形成呼應,但更強調本土化創新與場景賦能。

其次,場景賦能,從實驗室到“智慧生命體”街區。

在構建全球化人才評價體系的同時,論壇還將發佈“人工智慧創新街區”——全球首個以“大模型思維”構建的“會學習、能思考、有溫度、可進化”的超級城市智慧“生命體”,推進人工智慧產業高地建設,充分發揮人才“智囊團”作用,加大校地合作和政企合作,豐富學術產業交流活動,搭建政府、學界與產業的橋樑,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

再次,資本護航,百億基金背後是“耐心資本”。

在“人工智慧主題日”AI未來論壇:創新·投資·全球化上,將舉辦中關村科學城科技成長基金合作子基金簽約儀式。依託中關村科學城科技成長基金,優秀專案可獲專項貸款補貼和投融資對接,加速技術商業化進程。

AI for Science青年論壇:

當“Z世代”科學家對話諾獎級課題

當AI技術叩開科學發現的新範式,青年科學家正成為前沿突破的“主力軍”。3月29日舉辦的AI for Science青年論壇,成為全球青年科學家的“華山論劍”之地。

論壇以青年人才為主題,展示AI for Science領域青年人才研究成果,還將發佈4個AI for Science重磅成果發佈,均為基礎設施平臺系統建設的代表成果。

TEEN CUP大賽面向13-19歲青少年,以“AI+科學”命題激發創新思維,優秀作品將直通國際賽事,培養未來科學家梯隊。本次論壇將對賽事階段性成果進行展示,表彰優秀參賽青少年選手和指導教師,同時對下一步賽事規劃面向全國發出邀請。

知名院士領銜,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首席科學家周伯文、北京科學智慧研究院副院長李鑫宇等科學家與青年學者共議AI如何賦能生物醫藥、能源環境等領域的科研範式變革。同時,北京科學智慧研究院院長、深勢科技創始人張林峰將展示Uni-Lab-OS操作系統如何實現跨學科實驗自動化,而廈門大學洪文晶則將分享AI在化工材料設計中的規模法則。

領軍人才發展論壇:

構建青年AI領袖“全週期培養鏈”

從“技術天才”到“產業領袖”,需要怎樣的成長路徑?為解決AI領域“人才斷層”難題,3月29日“人工智慧主題日”舉辦的人工智慧領軍人才發展論壇將三箭齊發:

北京市少年人工智慧學院揭牌,構建“啟蒙-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產業實踐”全鏈條培養體系。

“智星青年人才計劃”發佈,聚焦人工智慧、大數據、具身智慧、智慧製造等前沿科技領域青年人才培養。

北京中關村學院與中關村人工智慧研究院聯合實驗室簽約,深化產學研合作。

北京海澱:

青年與AI的“雙向奔赴”

2025中關村論壇“人工智慧主題日”,不僅是一場技術盛宴,更是一次青年力量的宣言。從“AI100青年人才計劃”的頂尖人才聚合,到“AI for Science”的跨界探索,再到“智星青年人才計劃”的長遠佈局,海澱正以最大誠意向青年敞開懷抱——在這裡,每個關於AI的奇思妙想,都可能成為改變世界的火種。

這個春天,海澱向全球高校青年發出最誠摯的邀請——加入AI創新浪潮 :在“人工智慧主題日”,與圖靈獎得主、院士團隊、高校學者共話未來,見證17場前沿思想碰撞;

解鎖專屬機遇:享受四項人才政策全方位支援——從人才公寓到百億科創基金,從“人工智慧創新街區”實驗場到TEEN CUP大賽國際直通車。

以AI為舟,共赴星辰大海;以青春為證,書寫未來傳奇。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溫婧

編輯/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