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頭髮想要染出自己想要的顏色那麼難啊啊啊?!
更新于:2025-03-26 08:46:39

關於染髮,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擾——

明明精心挑選了顏色的參考圖片,也和 Tony 反覆確認過,但最終染完、吹乾頭髮的時候,卻發現顏色與包裝上的模特效果天差地別。明明選擇了同樣的色號,為什麼染出來的效果卻截然不同?

其實,頭髮的最終顏色不僅取決於染髮劑本身,還與你的發質、底色,甚至操作手法息息相關。

圖源:社交平臺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下染髮背後的科學秘密,告訴你為什麼染髮效果總是“買家秀”與“賣家秀”差距巨大!

為什麼你選的發色

總會翻車?

染髮的顏色為什麼常常和色卡上對不上?

這是個好問題。

首先一個永遠避免不了的一個問題是,色卡是印刷品,即便它所用的油墨與染髮劑是同一種物質,它在紙張上印刷的效果也和頭髮上染色的效果有區別。更何況,大多數印刷品所用的油墨只是標準的幾種顏色混合而成,盡可能地去類比實際發色的顏色,最終的效果存在色差,這也是難免的。

 

現在的問題是,為什麼同樣的染髮劑在不同人的頭髮上使用時會出現這麼大的區別?

最主要的兩個原因是發質和染髮過程。

雖然每個人的頭髮的主要成分都是角蛋白,但是角蛋白是一大類蛋白質的總稱,構成每個人頭髮角蛋白的氨基酸並不完全相同,再加上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也不一樣,這些差異會影響到頭髮的一些性質。例如,有的人頭髮吸水性強,有的人頭髮卻偏乾燥。

這些性質的差異會體現在頭髮的吸附力上,最終的染髮劑在頭髮上的效果也就會出現顯著的差異。

至於染髮過程也不難理解。理髮師每一次染髮都是一次獨立的操作,再熟練的理髮師,也不能保證每一次的過程都完全一致。染髮劑原本的顏色,在經過高溫條件下的化學反應之後,才會變成最終的顏色,反應時間和反應溫度的微小差異,都可能會影響到最終的效果。

總之,染髮之後的效果和預想不一樣,可能的因素太多了,很難說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五顏六色的染髮劑

會對頭皮有哪些傷害?

相比於顏色問題,更多人在染髮時擔心的問題還是對頭髮的損傷。

在瞭解這個問題之前,還是要先看看染髮的原理。

目前的染髮技術主要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把頭髮先漂白,然後再染上新的顏色,另一種是直接給頭髮上色。前一種染髮效果是永久的,只有新的頭髮長出來,才會重新恢復成原色;后一種染髮效果保持時間相對較短,有的能夠經受十余次洗髮,有的甚至只是一次洗髮就會被洗脫。

從染色方法的過程就不難看得出來,保留時間越久的染髮方法,對頭髮的破壞作用就越顯著。在理髮店,給頭髮漂白的試劑通常是雙氧水,它不僅能夠破壞頭髮中的黑色素,也會對頭髮本身的蛋白質造成一定的破壞作用。

同時,想要讓染髮劑保留的時間越長,就要把頭髮表面的毛鱗片掀開,而毛鱗片對頭髮來說就是保護層,雖然染髮之後還會再把它合上,但是破壞作用也已經是不可避免了。再者,染髮時通常需要進行加熱,加熱不只是為了讓染髮劑發生反應,也是為了提升毛髮和染髮劑的結合力。在加熱時,頭髮中的蛋白質也會發生變性。

 

除了頭髮遭受到一定損傷外,染髮劑的成分也很值得注意。不少染髮劑的主要成分還是偶氮類的染料,這類化學物質的過敏風險相對較高,因此有的人在染髮後,會出現頭皮發癢的情況,這實際上就可能是一種過敏反應。

順便一提,有些人在穿新衣服時出現皮膚瘙癢甚至紅腫的現象,也可能是因為對衣服中的偶氮類染料過敏。如果這種現象長時間不消退,那就應該要就醫了。

染髮不翻車,試試這樣做

染髮可能翻車的情況如此之多,對於愛美人士來說,有哪些避雷的措施可以選擇?

最重要的措施,就是不要挑戰一個相對少見的發色。對美髮師來說,越是陌生的色號,調試起來的難度就越高,最終翻車的可能性也會更大。

如果體質容易過敏,可以選擇更為溫和的染髮劑,避免使用偶氮類染料,避免出現過敏的問題。

最後一點,如果只是想在某個階段保持特別風格,不妨考慮臨時性染髮的方案。真是翻車了,大不了洗了之後,還能恢復原樣,不至於一直對著翻車的頭髮長吁短嘆。

書目

[1]Bhushan B. Nanoscale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hair and hair conditioners[J].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2008, 53(4): 585-710.

策劃製作

作者丨孫亞飛 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助理 清華大學化學博士

審核丨馮珺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院 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據科普中國

招才引智高校行
招才引智高校行
2025-03-26 05: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