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糖指數比燕麥還低!每天吃點它,可降低24%糖尿病風險!
更新于:2025-03-26 07:49:32

豆類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食物,早上喝的豆漿;煮的綠豆湯、紅豆湯;還有干鍋豆角、毛豆炒肉絲、扁豆焖面……個個都很美味~

它們的營養也不低,普遍富含優質的植物蛋白、大豆異黃酮、植物甾醇等,對心腦血管、骨骼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最近,更有一項新研究發現,常吃這類豆對血糖也很友好!

1

每天吃點這種豆

可以降低24%的糖尿病風險

一篇發佈在《營養素》上的研究發現,每天攝入鷹嘴豆等澱粉豆類的總量,與2型糖尿病風險有關。

用澱粉豆替代其它低血糖指數食品,更有利於降低糖化血紅蛋白的水準,不僅有助於預防糖尿病,對於已經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也能説明控制血糖水準。

△論文研究截圖

不僅如此,早前我國一項對8萬多名,40歲~70歲的女性的研究還發現,每天吃37.1g澱粉豆和只吃5.6g的人相比,能降低24%的患糖尿病的風險!

可見,澱粉豆對血糖的幫助確實不小~

那什麼是澱粉豆?為什麼它的控糖作用好呢?

2

豆類家族龐大

易出沙的豆都屬於“澱粉豆”

澱粉豆,顧名思義,就是富含澱粉的豆類,其澱粉含量可達60%左右,還富有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等。

它和全穀物相近,是我們之前常說的雜豆,可代替部分主食食用,有助於控制血糖,日常還可以用來做豆沙、粉絲、粉皮等。

常見的有紅小豆、綠豆、芸豆、鷹嘴豆、腰豆等,都屬於澱粉豆,可以常吃。

不過,豆類家族龐大,我們不可能全記住。所以,今天再教大家記住一句話:易出沙的豆一般澱粉含量高,都屬於澱粉豆。

這下是不是總算弄明白了什麼是澱粉豆,那它的控糖優勢在哪呢?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01外皮吸水慢——延緩消化

澱粉豆的外皮吸水較慢,儲藏細胞的細胞壁部分木質化,限制了干豆的吸水速度,澱粉不易散開,消化速度慢,血糖自然就升得慢。

02低GI食物——血糖指數低

各種澱粉豆的血糖指數一般在24~48之間,即便打成粉、碾成泥、用壓力鍋煮到軟爛,食用后血糖指數仍然不高。

03抗性澱粉——不易升糖

澱粉豆中含有較大比例的直鏈澱粉,冷後會產生抗性澱粉,不易被消化吸收。還含有一種天然的酶抑製劑,在消化時,能降低碳水化合物在小腸被分解吸收的速度,尤其是芸豆這方面比較優秀。

兩者相加,血糖就不容易上升。

3

提前浸泡易煮熟

和米飯同煮更互補

不過,有的澱粉豆不太好煮熟,如鷹嘴豆、紅小豆等,這裏建議大家可以提前浸泡,或者藉助高壓鍋焖熟。

日常在吃主食時,把這些澱粉豆加在大米飯里做成豆米飯,還能起到互補作用,提高穀物蛋白質的利用率,營養也更全面。

下面就給大家推薦2個豆米飯的菜譜:

01排骨手抓飯——控糖、高蛋白食材:排骨、大米、紅小豆、綠豆、芸豆等。做法:①鍋中倒少許油,排骨下鍋,烹入料酒,煎製出油,再放入提前浸泡好的紅小豆、綠豆等澱粉豆(按照1:1的比例),一起翻炒。②豆子破皮後,放入土豆、胡蘿蔔等配菜翻炒,並加入醬油、鹽、糖調味。

02紅腰豆糯米飯——護心、控糖食材:糯米、紅腰豆、紅棗、葡萄乾等。做法:把糯米飯在蒸鍋裡鋪一層,再把紅棗、紅腰豆、葡萄乾按自己喜歡的比例鋪在糯米上,扎孔后大火蒸熟即可。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官微)

確保一泓清水北上
確保一泓清水北上
2025-03-28 08: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