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文化報
本報記者 周傳人
穿越黑色的類比礦洞,一排排透明玻璃櫃內,礦帽、礦燈、套鞋、鑽頭、鎬頭、無線電波坑道透視儀等用具有序陳列,館中還立有兩名礦工井下作業的雕像,反映出礦工當時的工作生活狀態……走進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煤山鎮的長廣煤礦工業文化博覽館(簡稱“長廣煤礦博覽館”),可以沉浸式感受長廣煤礦的光榮歷史。
長廣煤礦位於安徽省廣德市與浙江省長興縣交界處,其中廣德市境內的牛頭山礦區因歷史原因,其煤炭資源由浙江省統一開採。隨著2013年8月長廣煤礦公司最後一口礦井的關閉,58年輝煌的採煤史就此結束。2018年10月1日,為紀念長廣煤碳工業為浙江生產生活作出的貢獻,煤山鎮人民政府打造了長廣煤礦博覽館。
“這個博覽館就是一枚小小的‘時空膠囊’,珍存著煤礦的前世今生。”一位遊客觀展后評價。
“有位業內專家評價,長廣煤礦博覽館是一部書寫在鄉村的產業奮鬥史,也是一台幾代人的時光記錄儀。這個說法很貼切。”長廣煤礦博覽館館長、“長廣三代”王靚說,博覽館目前共有展品400餘件,均由個人或單位捐贈,包括紀念章、通知書、井下作業用具以及生活用品等。
長廣煤礦博覽館日常運行採取“政府出資+專人管理+村居運維”相結合的模式,全年免費開放不少於360天,館內還開設了綠皮茶吧,開展土特產銷售、文創產品售賣等服務。
如今煤山鎮已經成為長興縣的工業強鎮,新興文旅業態正在開啟小鎮的新未來。博覽館所在的工業文化風情街上,從月臺的綠皮茶吧到小站民宿,再到火車頭主題餐廳,為這家鄉村博物館注入了活力。
2024年,煤山鎮率先獲評湖州市“博物館小鎮”的榮譽稱號,鎮上先後建立起20余家鄉村博物館,其中省級鄉村博物館6家。“我們將繼續探索‘博物館+’的更多可能,結合節日慶典,在博物館周邊舉辦民俗展演、文創雅集、美食嘉年華等活動,讓鄉村博物館帶動本土文化的復興與傳承。”長興縣博物館館長趙鴻飛說。
長廣煤礦博覽館中的煤炭工人雕像 長廣煤礦博覽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