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銀針春茶開採匠心傳承非遺技藝
更新于:2025-03-26 03:02:26

本文轉自:岳陽日報

君山萬畝茶場。

採摘春茶。

茶農們採摘鮮嫩的茶葉。

    岳陽日報3月21日訊(全媒體記者李婷袁遠)春回大地,萬物復甦。3月18日,洞庭湖畔的君山島上,萬畝茶園沐浴在春日暖陽下,嫩綠的茶芽競相吐露,宣告著君山銀針春茶正式進入開採期。據悉,今年君山銀針的開採時間比去年提前了3天,預計產量與去年持平,品質更優。

    清晨,君山茶園裡早已人頭攢動,茶農們身背茶簍,手指翻飛,熟練地採摘著鮮嫩的芽葉。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

    “採茶可不是隨便摘摘就行,講究可多了!”李大姐一邊示範,一邊向記者介紹,“君山銀針要求採摘單芽,芽頭要肥壯勻齊,不能帶余葉和鱗片,也不能掐採、抓采,要用手指輕輕提采,這樣才能保證茶葉的完整和品質。”

    君山茶場是君山銀針的唯一原產地。君山島地處浩瀚洞庭之中,是國家5A 級旅遊風景名勝區,冬春多霧,夏秋多雲,日照時短,氣候溫和,加上君山島獨特的酸性紅壤,為茶葉的生長提供了獨一無二的優越環境。

    君山茶根據採摘時間的先後和茶芽生長的形態分為君山銀針、君山毛尖和君山綠茶。君山銀針每年只能在清明前後七到二十天採摘。由於一年只採一季,君山銀針茶在採摘上有著極高的要求,奉行的是“九不採”原則:雨天不採、風霜不採、開口不採、發紫不採、空心不採、彎曲不採、蟲傷不採、細瘦不採、不合尺寸不採。芽頭要求標準長25—30毫米,寬3—4毫米,芽蒂長2毫米。在這樣嚴苛的採摘標準下,8萬棵鮮嫩芽頭才能製成一公斤干茶。

    好茶配好藝,君山銀針茶的製作包括採摘、攤晾、殺青、攤涼、初烘、初包、複烘、復包、足火、精選共十道工序,72小時製作。並且在製作中特意採用“雙悶黃”工藝,即通過兩次悶黃發酵,使茶葉在空氣濕度的交融複合作用下,發酵程度在15%到25%之間,從而形成味醇耐泡、酵香持久、湯色明亮的特色,這也是君山銀針茶最核心的製作工藝。制茶的每道工序均為純手工操作完成,溫度的掌握、力道的控制、茶葉的色澤等都考驗著制茶師的個人技藝,製作難度極高。

    君山銀針的美不僅僅是它的形狀與色澤,更讓人稱道的是它的沖泡景觀。時起時浮,時而“群筍出土”,時而翩翩起舞,時而“萬筆書天”。

    據黃茶製作技藝(君山銀針茶製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易瓊輝介紹,為加強君山銀針茶製作技藝的傳承與保護,發揮歷史文化優勢,湖南省相關部門建立了系統保護、傳承、傳播“君山銀針茶製作技藝”團隊和機制。如今,君山銀針茶已成為岳陽的一張“茗”片,其黃茶製作技藝(君山銀針茶製作技藝)更是在2022年11月29日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海棠·紅梅
海棠·紅梅
2025-03-26 06:17:27
清風入弦草木歌
清風入弦草木歌
2025-03-26 06:17:43
沙海植綠
沙海植綠
2025-03-26 06:17:50
《人生誰能無補丁》
《人生誰能無補丁》
2025-03-26 07:07:05
生活需要幾分甜
生活需要幾分甜
2025-03-26 08:48:31
在風景中抵達內心
在風景中抵達內心
2025-03-26 08:58:46
閱讀也是“旅遊”
閱讀也是“旅遊”
2025-03-26 09:20:15
生活,慢下來
生活,慢下來
2025-03-26 12: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