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業興農 走出富路
更新于:2025-03-26 01:56:58

本文轉自:來賓日報

3月6日,筆者走進位於中平鎮的象州縣愛當年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幅繁忙有序的畫面呈現在眼前。工人們熟練地將紅薯削皮、切片,再進行蒸煮、烘烤、包裝等一道道工序,金黃軟糯的烤紅薯即將發往全國各地。

“我們生產紅薯幹的全過程都會嚴格把控,全部採用傳統的手工工藝製作。”該公司創始人吳釗雄告訴筆者,2016年,自己帶著讓家鄉紅薯幹產業化的夢想回到象州,堅持沿用傳統手工工藝,創新採用蒸汽蒸煮、四次迴圈烘烤等工序,確保產品天然健康,贏得消費者的青睞。2022年,該公司榮獲象州首屆甄選品牌;2023年,其生產的紅薯幹入選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象州首家以紅薯幹註冊商標並成立工會的食品加工企業,愛當年食品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農戶”模式,與周邊6個少數民族村屯簽訂訂單,帶動200余戶農戶種植紅薯,戶均年增收超萬元。“我們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已銷售11噸紅薯幹。從去年11月到今年3月,我們共生產了230多噸鮮紅薯,每年的生產週期為四五個月,期間會聘請60多名工人。今年,我們計劃擴大100畝的種植規模,引導更多的群眾發展紅薯產業。”吳釗雄說。

從田間到車間,從傳統工藝到現代產業,該公司在傳承非遺技藝、帶動農戶增收、促進民族團結的道路上大步前行,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黃隆天 陸乾波 吳永才 黃舒婷)

阿爾茨海默症的護理
阿爾茨海默症的護理
2025-03-26 07:15:04
減肥還是減體重
減肥還是減體重
2025-03-26 07:22:35
國家版減肥指南來了
國家版減肥指南來了
2025-03-26 07:30:17